本报讯(记者 王译博 董茜)冷链物流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是保障民生供给、支撑产业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近日,在位于郑州经开区信通街以西、经开第四十一大街以东的区域,郑州经开区智慧冷链物流园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的重要节点城市,依托“米”字形高铁网络与航空港优势,郑州正加速打造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并在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河南冷链看郑州”——这已成为行业共识。作为中原城市群最大的冷藏冷冻食品集散地,郑州拥有食品生产企业千余家,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更是高达惊人的72%。如今,这块“金字招牌”正被赋予新的重量。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2.66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占地41.51亩,规划建设两座高标准冷库、常温库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致力于打造集智慧仓储、数字冷链、供应链中心和配送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区域冷链物流体系的关键支点,助力河南省冷链物流产业实现质量提升和结构升级。
据项目建设单位介绍,作为“十四五”冷链规划的重要载体,该项目将依托智慧仓储、数字恒温库等核心设施,在服务传统领域的基础上,强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磁吸效应,构建一个集企业孵化与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从而夯实本地冷链产业链,拓展发展新空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管理团队通过将总工期科学分解至各分部工程,明确关键节点并建立清晰的责任体系;同时建立“每周协调会+现场专员”机制,汇集建设、施工、设计、监理及供应商多方力量,及时解决图纸变更与交叉施工等现场问题;在资源保障方面,团队提前锁定主要建材供应商并储备备用施工力量,确保工程连续推进,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