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爱敏)省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会上提出,民营经济是推动河南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支撑经济稳中向好的“压舱石”,我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今年以来,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一揽子惠企措施,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持续发力显效,全省民营经济运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实有民营经济主体超过1100万户、占比约为96%,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全国,呈现较强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产业运行平稳向好。10月份,全省规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全国5.7个百分点。1~10月,全省重点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监测用工数保持增长,生产经营总体稳定向好。服务业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9%,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重点监测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业消费加快回暖,全省重点商圈线下消费热度不断升温。
民间投资较快增长。1~10月,全省民间投资增长7.3%,高于全国11.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连续19个月高于全省投资增速,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60%,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和关键支撑。
对外贸易活力提升。1~10月,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5083.4亿元、增长14.7%,占全省外贸比重68.6%,占比高于全国11.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民营企业出口表现突出,出口额突破3500亿元、增长19.8%;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比高、增速快,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创新赋能加快推进。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2万家、2.9万家,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5%。支持宇通、汉威等23家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遴选166家创新龙头企业,122家民营企业入选、占比73.5%。支持民营企业建设12家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占比63%,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民营企业占九成,郑州、新乡、鹤壁、洛阳、许昌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总数居全国前列。
同时,我省在优化政务服务、维护公平竞争、规范涉企执法、强化法治保障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累计上线3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业务超1300万件次;清理违反市场准入政策文件99个,修改或废止不平等对待企业政策161件,实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改革;大力整治涉企“四乱”,全省行政检查频次下降30%,累计减免罚款2.31亿元;精准区分失信与失能,对企业纳失数量同比减少33.5%。
会议透露,下一步,我省将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点堵点,着力推动政策再优化、机制再完善、服务再提升。提升政策效能,精准助企纾困。重点围绕破除市场壁垒、促进公平竞争、推动创新转型、加强要素保障、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推出一批“小而美、实而准”的政策举措,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政策评估,推动以评促优。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效果第三方评估机制,动态优化政策措施,完善“制定—落实—评估—优化”工作闭环,推动涉企政策从“有”到“优”、从“立”向“行”转变,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强化法治护航,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出台《河南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将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法治化、制度化,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