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凯
11月21日晚,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圣火在深圳宝安欢乐剧场缓缓熄灭,来自中原大地的河南体育代表团,用竞体比赛19枚金牌、15枚银牌、15枚铜牌的璀璨战绩,为这场全国体育盛会刻下深刻的“河南印记”。闭幕式现场河南健儿胸前的奖牌熠熠生辉——这不仅是自1959年河南首次参加全运会以来66年间的第二佳绩,更以“体育道德风尚奖”的荣誉,实现了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重跨越,让“河南力量”在全国舞台上绽放光彩。
传统项目稳根基 潜优领域开新花
全运会赛场历来是竞技体育的“试金石”。
十五运会赛期中的11月15日,注定成为河南体育史上的“里程碑日”。这一天,三项历史性突破接踵而至,让全国观众见证了中原健儿的硬核实力:铁人三项赛场,范俊杰以顽强毅力对抗身体极限,为河南拼下该项目首枚全运金牌;男乒U18赛场,18岁小将温瑞博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记记精准扣杀实现河南男子乒乓球全运金牌“零的突破”;香港单车馆内,刘琦的强势发挥助力河南场地自行车项目刷新单届全运会金牌纪录,最终河南场地自行车队以7枚金牌的辉煌战绩完美收官,成为河南代表团最闪亮的“荣耀之师”。
惊喜从未间断,突破持续上演。河南散打项目连续三届全运会稳摘3金,赛艇项目凭借数十年积淀保持全国领先,这些“拳头项目”始终是河南体育的“压舱石”。田径赛场上,梁田田在女子中长跑赛道连夺5000米、10000米2金,胡浩然掷出的男子标枪划破长空摘金,游泳项目斩获男子4×100米自由泳、女子1500米自由泳、女子400米混合泳3枚银牌,这些潜优项目正不断拓展河南的奖牌版图。
更动人的是传承的力量:五届全运元老杜宇、三届老将杨毅用银牌诠释坚守,奥运冠军吕扬、鲍珊菊在赛场化身“定海神针”,朱婷的回归更是点燃激情。全运会前,她积极参与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推广活动;全运会上,朱婷带领河南女排首场就以3∶0战胜上届冠军天津队,并以5胜战绩、小组第二名身份晋级。女排出色表现,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朱婷的核心作用不仅为球队注入了精神动力,更激发了群众对排球运动的热爱。河南U20男排、U18女篮虽未站上领奖台,但成绩较往届大幅提升,“三大球”的进步同样彰显着河南体育的全面活力。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