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杜俊娜 黄美琪)时下寒风袭人,而在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的葡萄园温室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智能温控、补光设备正平稳运行,种植户们穿梭其中调控环境,孕育着来年丰收的希望。村党支部书记梅少鹏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电压稳、服务快,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为护航葡萄等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登封市纪委监委将电力服务保障纳入乡村振兴专项监督重点,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紧盯电力部门服务产业的关键环节精准发力。针对冬季大棚用电需求激增、设备防寒要求高等特点,提前谋划,联合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电力部门,重点督查冬季防冻保电方案制定、种植户常态化对接机制建设等情况,以精准监督推动电力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靠前”转变。
在监督推动下,电力部门迅速组建“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将服务关口前移至大棚一线。登封市纪委监委同步开展“嵌入式”监督,跟随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大棚内电线、加热设施及周边变压设备开展“拉网式”防冻排查,确保隐患“当场发现、当场消除”,农户用电诉求实现“秒级响应、快速处理”。同时,对照设施清单,监督人员逐一核验智能温控、增温补光等核心设施的电力供应情况,推动电力服务精准匹配产业管护需求。
安全用电是产业稳定发展的“隐形防线”。登封市纪委监委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农户对大棚用电设备和安全知识掌握不足,随即督促电力部门将安全宣传纳入服务体系。通过现场抽查、与果农座谈等方式,核实安全用电知识宣讲、设备防寒保养技巧普及成效,推动电力部门把“设备防潮维护”“用电负荷管控”等实用知识送到农户手中,从源头筑牢用电安全屏障。此外,畅通“码上监督”“信访举报”等渠道,动态监测服务中可能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确保贴心服务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电力是命脉。”登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构建“常态化检查+回头看”机制,持续深化对特色产业电力服务的监督,推动优质电力资源精准滴灌乡村产业,让广大果农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中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甜蜜”与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