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地)郑州高新区位列“全国传感器十大园区”第四、中部第一;聚集传感器相关企业超2900余家,产业规模突破320亿元,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比超七成……11月25日,记者从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传感器大会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承办,继续以“感知世界,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打造一场集技术交流、产业合作、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球传感器行业盛会。
当前,全球加速迈入数字经济时代。而作为万物互联的“感官神经”,传感器不仅是数字世界的感知入口,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基石。近年来郑州已跃升为全国传感器产业高地,“郑州传感”正成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产业符号。此次传感器大会在郑州的举办,也意味着“传感器产业奥斯卡”的传感器大会连续7次“落子”郑州。
近年来,郑州坚决贯彻国家战略部署,将传感器列为河南省“7+28+N”重点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高标准构建“一谷多园”产业格局——以“中国(郑州)传感谷”为龙头,联动全省协同发展,打造覆盖材料、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系统集成与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目前,郑州已聚集汉威科技、光力科技、新天科技等领军企业,传感器相关企业超29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43家,产业规模达320亿元,气体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70%,气体检测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5%,双双稳居全国首位,“郑州传感”正成为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产业符号。
除规划建设传感器产业小镇外,郑州还拿出“真金白银”强化创新支撑,对首次认定高企给予最高20万元奖补,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一次性支持500万元。通过“科技—产业—金融—人才”良性循环的系统布局,进一步强化“中国(郑州)传感谷”作为国家战略支撑的形象,吸引更多企业、资本、应用示范项目向郑州集聚。
本届大会不仅“论技术”,更重“促落地”。据悉,今年大会专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一批高能级项目将加速落地,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现场多场论坛设置有闭门洽谈、供需对接环节。比如,新能源汽车专场将邀请整车厂现场发布采购清单,打通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