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界大埔区宏福苑26日下午发生五级火警。记者26日晚间至27日清晨在现场看到,特区政府有关部门正全力扑灭火灾,在社会各界的协助下妥善安置受灾居民,千方百计降低损失。
在消防队员们昼夜不停的奋力扑救下,截至27日11时,7座着火大楼中的4座大火已被扑灭,剩余3座仍有零星火灾及有浓烟冒出。目前,消防员仍在全力扑救并搜索幸存者。
据特区政府发言人介绍,从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已动用11条消防喉、8部旋转台钢梯车在现场进行射水,26支搜救队在现场处理求助个案。这次火灾中,消防处共调派200多台消防车辆及约100台救护车辆,一共出动1200多名消防及救护人员,动员超过1000名警务人员协调居民疏散、救援及紧急支援的工作。
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在现场设立援助站,协助受火灾影响的居民入住临时庇护中心,并为死伤者家属提供援助及情绪支援。医管局也启动了重大事故控制中心,统筹9家公立医院的急症室,全力救治伤者。
在宏福苑附近的东昌街社区会堂安置点,火灾后短短6小时已收到200张床垫,都是赞助商通过红十字会捐赠的。香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殷詠诗介绍,目前有20多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分布在各个点位,和各社区统筹志愿者一起帮忙。在安置点,志愿者们正摆放床垫,还准备了数百个充电宝供居民使用。
记者27日在东昌街体育馆临时庇护中心看到,食用水、棉被等物资堆满大堂,志愿者接力搬运,各类物资陆续到达。在庇护中心3楼,不同颜色的床垫整齐铺开,原本的活动空间变成数百名受灾居民的“避风港”。
民安队和关爱队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轻声询问市民需求,不时为老人递上热水,或分发食物。入口处设置了简易医疗中心等,为受灾市民提供援助。
大埔关爱队成员林奕权与其他队员们彻夜在东昌街社区会堂帮忙搬运物资,安置受灾居民。林奕权说,他们主要负责跟居民沟通,了解居民需求,登记并协调物资。“物资都是大家一起筹的,有公司捐的,也有居民和朋友自己送来的。整个大埔区都很团结。”
“下午5点多,我从公司赶回来,远远就看到我家那栋楼着了火。当时孩子在学校,老人独自在家,逃出来时只穿了件薄外套。”看着庇护中心里整齐铺开的床垫,还有工作人员送来的饮用水和食物,陈女士心情稍有平复,“虽然家没了,但家人平安,还有这么多人伸手帮忙,相信总能闯过去。”
在东昌街社区会堂临时庇护中心门口,3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疗志愿者引起了记者注意,他们来自港大医学院。“在深夜赶到这里,就是来看看消防员或居民有没有需要医疗支援的地方。”叶医生说,“辛苦的是消防员,我们就做一点自己能做的。”
火灾发生后,香港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各类救援物资持续涌向各临时庇护中心。大埔区4家快餐连锁店免费为受灾市民提供1000份早餐。
27日8时许,记者在东昌街体育馆临时庇护中心看到,在工作人员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香港保定海外联谊会等社团的志愿者引导下,现场居民有序排队领取早餐。
“热食下肚,心里踏实多了。”78岁的梁女士说,从政府快速安置到社会各界伸手相助,她感受到了暖心的守望之情。
据统计,大埔民政事务处已开放8个临时庇护中心,并安排穿梭巴士接载居民,还派出全区19支关爱队支援,邻近的沙田民政处和关爱队跨区加强支援。大埔民政处会协助有需要的死伤者家属申请紧急救援基金或特别援助基金。
宏福苑属于“居屋”,类似于内地的经济适用房或限价房,设有8座共1984个单位,此次有7座住宅大楼受到大火波及。
根据香港警方和医管局消息,截至27日12时,火灾已造成44人遇难,71人送医,279人失联。警方已拘捕3名涉嫌误杀的男子。
新华社记者 查文晔 刘英伦 孟佳
新华社香港11月2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