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苏瑜)11月27日,“出彩河南人”绿城发布厅进高校活动在郑州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象湖校区举行。8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参与聆听,沉浸式感受全国道德模范张效房教授的榜样力量。
活动现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医生周晶以“一颗心·一盏灯”为主题,倾情讲述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张效房的先进事迹。作为我国眼内异物研究奠基人和眼外伤专业创始人,张效房教授在战火中坚守求学初心,以全国统考第一名考入当时的河南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他带领团队打响沙眼防治、角膜移植、眼内异物研究、白内障治疗“四场硬仗”,改进的“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出术”让2000多万患者重见光明;年逾百岁仍心系患者,坚守临床与教学一线,撰写国际首部系统探讨眼内异物的专著《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创办《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培养大批眼科人才,用行动诠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职业信仰。
事迹宣讲引发在场师生强烈共鸣。学生代表常凯玥在发言中表示,张效房教授“不让病人白等”的朴素承诺、105岁仍指导学生的执着,让她深刻理解“伟大蕴藏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她深受激励,立志以榜样为力量,珍惜青春韶华,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教师代表蔡培则从“坚守、育人、仁心”三个维度分享感悟,认为张教授的“师道精神”激励教育工作者恪守初心,用爱与责任点燃学生成长的火焰,其将以张教授“活一天、学习一天、贡献一天”的誓言为指引,恪守教育初心、深耕三尺讲台,潜心育人显担当。
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宣讲与互动交流,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师生奋进的动力。师生们纷纷表示,将以张效房教授为榜样,在各自领域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