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清清丹江水 脉脉润绿城

南水北调供水效益持续显现,通过生态补水,郑州河湖水质显著改善,促进了水系环境良性循环,达到良好生态效果。图为风景秀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本报讯 (记者 武建玲)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同饮一渠水 共谋新发展”集中采访团近日来到郑州,聚焦郑州水资源利用、水源保护、移民搬迁帮扶等方面的情况,全面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给郑州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累计受水31亿余立方米

720万郑州人喝上丹江水

在位于中原西路的郑州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23号口门泵站,记者看到干渠内清澈的丹江水静静流淌,每天约有60万立方米丹江水从这个泵站输送到柿园水厂、白庙水厂。该泵站还承担着向常庄水库充库调蓄供水的功能。记者采访时,泵站退水闸正在开闸退水,丹江水通过退水闸流入贾峪河,而后进入西流湖、贾鲁河等郑州的河湖,给郑州的河湖提供生态补水。

据介绍,郑州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从总干渠7个分水口门引水,分别向新郑市、中牟县、航空港区、郑州市区、荥阳市和上街区供水,年分配水量指标5.4亿立方米。自2014年12月通水以来,配套工程已累计向郑州供水31.7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27.9亿立方米、生态补水3.8亿立方米。全市受益人口达到720万人,新增的供水目标新密、登封也已经分别实现通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郑州市城市供水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双水源,南水已经成为郑州中心城区自来水的主要水源。

在改变沿线供水格局的同时,丹江水也改善了受水区的水质。南水北调水质在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以上,口感好,受到郑州市民群众的高度认可。随着新增供水范围的持续扩大,受水目标还在不断增加,受益人口也在逐步扩大,南水北调的供水效益将更加显现。同时通过生态补水,郑州河湖的水质显著改善,促进了水系环境的良性循环,达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

植被涵养+污水治理

保一渠清水北送

在南水北调干渠新郑市中华路桥段,干渠两侧的植被郁郁葱葱,俨然一条绿色生态廊道。

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新郑段总长度36.59公里,目前,已完成26.5公里14635亩的绿化建设。“干渠两岸的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下转二版)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