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PDF版阅读

春风化雨解矛盾 润物无声聚民心

本报记者 谢庆

2017年,曾有着信访局局长工作经历的张朝阳,调任巩义市西村镇党委书记,从此,全镇各项工作迈进新阶段。

张朝阳告诉记者,从上任第一天,他就感到责任重大,因为西村镇有着比较特殊的历史原因,该镇村大人口多、遗留问题多、矛盾化解难,有的问题甚至追溯到40年前。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几乎每件事都牵涉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还有一些经年累月积累下来的遗留问题,矛盾化解难度很大。张朝阳到底用什么高招来化解这些矛盾的?采访中,一个事例解开了记者心头的疑惑。

在定点扶贫期间,张朝阳负责一个贫困户的脱贫工作,他有空就会买几个烧饼,再买俩凉菜,到贫困户家里,和他们家人一起吃顿饭。“就是吃顿饭,聊家常,没有给人家送什么东西,人家什么心里话都给咱说,就像一家人。”张朝阳说,这位村民饭后送出来老远……张朝阳要求镇上所有党员干部开展“同吃一锅饭、共叙帮扶情”活动,一个镇干部到一个贫困户家里吃顿饭,唠唠嗑儿,一个个未化解的矛盾就此化解。

“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商量。”这是张朝阳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他抓住全镇近三分之一群众从事管道配件产业的特点,依托协会、商会等经济组织,动员乡村有威望的村民组建调解队伍,组织成立巩义市第一家管道协会矛盾调解对接站。就是在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细致工作下,很多矛盾被化解在无形中。

“春风化雨只是化解矛盾方式中的一种,对于那些特别疑难的矛盾,每一个都有不同的技巧,有时候只是需要用方法打开他们的心结,但底线是不能突破法律的红线。”张朝阳这样总结他处理矛盾的方法。

“化解矛盾只是解决表层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良好的风气,让咱们西村人有更强的归属感、荣誉感。”初步解决矛盾问题,张朝阳开始下一步的以文化人,增强群众凝聚力工作。

针对西村镇历史文化厚重、文艺人才辈出等好的底蕴,该镇顺势而为、整合力量,召开文艺座谈会,组织成立37个文体协会,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坚持文体活动周周有、月月办。结果是显著的,牌摊儿上的人越来越少,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旗袍协会、书法协会等发展吸引大批群众积极参与。该镇党委政府则因势利导,带动群众崇德向善、倡树新风。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