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焦桐常青精神长存

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广场上的焦裕禄雕像 郑报全媒体记者 马健 摄
扫描二维码 看视频报道

本报记者 孙新锋 左丽慧

核心提示

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从南湖启航的“小小红船”已经成长为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成就了今天的盛世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推出“赓续红色精神 永葆百年风华 ——【手把红旗旗正红】”大型主题报道,通过实地探访、动漫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系统展示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今日推出第十五篇《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焦桐常青精神长存》。

有一具血肉之躯,治内涝、战风沙、斗盐碱,“敢教日月换新天”;有一种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在国家民族英雄之林卓然挺立;有一种缅怀,万千民众追思半个多世纪仍铭刻记忆——这就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焦裕禄。

半个世纪以来,昔日“灾荒压头、人口外流、干部发愁”的兰考小县,已成为河南省首批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漫步兰考街头,街道宽阔、绿树成荫、车水马龙,红、白、灰的城市主色调与这座城市的拼搏奋斗精神相映生辉,人们在如盖的焦桐里,在日新月异的时光中,想念的总是他——焦裕禄。

475天,铸就半个世纪的思念

抵达人心,才能抵达久远。

6月底的兰考大地,天蓝云白,焦桐成荫。焦裕禄纪念园内,不同口音的人们冒着高温,不顾酷暑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拜谒心中的那座高大丰碑。

“我是‘90后’,对以前的艰苦生活没有直观认识,到这里参观之后才深深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焦裕禄纪念馆,聆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看着眼前一件件焦裕禄生前使用过的生活、工作用品,河南欣德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党员代表应山红感受颇深。她告诉记者,家里的叔伯阿姨很多都是党员,大家虽然身处各行各业,但提起来焦裕禄这样的好党员,都有着“跟党走,就会有好的发展”的共识。 (下转二版)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