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培养和留住农村全科教师 情怀之外还需激励机制

据报道,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卓越全科教师,是有效缓解农村小学特别是乡村教学点师资结构性缺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力举措。如何培养卓越农村全科教师,承担卓越全科教师培养任务的本、专科师范院校,只有抓住关键、积极创新,通过思政涵育高尚师德、乡土情怀,突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把育人和育才更好地统筹起来。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这意味着,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乡村振兴都是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国上下齐心齐力推进。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挖掘。从情感和情怀的角度来说,来自乡村的人才,更有可能反哺于乡村社会。因而,从乡村挖掘、培养本土人才,便显得至关重要。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好的教育、好的教师。不可否认的是,眼下乡村教育虽然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乡村教育短板仍显而易见。无论是硬件——基础设施的缺位,还是软件——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达到预期。一方面,农村教师人才队伍有较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则是农村教师人才队伍的流失情况严重,“留不住”成为农村教师的现实缩影。置于这样的现实语境下,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全科教师,便应提上议程。

当前,要留住农村全科教师,需要滋养情怀。比如,将小学全科教师的道德伦理教育与乡村教育情怀有机结合起来;再比如,树立张玉滚、张桂梅、支月英等扎根乡村、无私奉献的典型乡村教师榜样……这样的做法,具有积极意义。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激发更多人才流入这一行业。但是,任何人的工作都不能只有情怀,工作之外还有生活。梦想固然可贵,但也需要现实生活的支撑。

从这个角度来说,若想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农村全科教师,还需要有更全面的激励机制:在工资收入上,应该逐步提升农村全科教师的收入,保障其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吸引力;在职称评定方面,应该有足够的加分项,以及必要的倾斜性,以便让农村全科教师更有干劲;在晋升方面,也应打通渠道,让他们感受到“付出是值得的”。梦想是要有的,情怀也是必需的,但归根到底,还要有制度规范提供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农村全科教师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培养留住农村全科教师极具现实意义,因此应该综合施策,各方也应积极努力与行动,培养、留住农村全科教师,为乡村教育作出更大贡献。 龙敏飞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