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PDF版阅读

迎战“德尔塔” 做好“四字诀” ——访河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叶莹

叶莹(左)查看外来人员返乡健康监测记录

本报记者 汪辉 王红 文/图

这场疫情防控战斗中,郑州一个确诊病例核酸检测第8次才被发现。那么,面对这一隐秘而狡猾的德尔塔变异株,公众该如何科学防范?8月14日,记者采访了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叶莹。

叶莹介绍,德尔塔变异株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潜伏期比较短,同时病毒载量高,并且有免疫逃避的情况,确实给新冠疫苗带来了一些挑战,但是现有的疫苗依然能够具有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此次本地疫情中新冠患者早期多数无症状或者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症状。德尔塔变异株的临床症状非常不典型,传播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叶莹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核酸检测阳性时正处于潜伏期,暂时没有临床症状,过了潜伏期很快会出现症状;一种情况是核酸检测阳性后,经过14天集中隔离和医学观察后无任何症状。

针对如此狡猾的德尔塔变异株,公众该如何防范?叶莹建议,积极做好“防、减、早、不‘四字诀’”,日常生活中科学构筑防控屏障。

第一个是“防”。就是要切实增强个人自我防护意识,要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家庭清洁卫生,经常通风,积极主动核酸检测、打疫苗。

第二个是“减”。就是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减少聚会、聚餐;减少外出,采用线上聊天或网络会议方式;减少跨省、跨市的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区。

第三个是“早”。就是涉及排查的人员或进出过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要提前做好报告,主动向社区、单位报备个人和家庭成员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和人员接触史,积极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不隐瞒行程和接触史。

第四个是“不”。就是不侥幸,家中常备体温计等,一旦出现发烧、咳嗽、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去发烧门诊或定点医院进行救治;不带病上岗、出入公共场所;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公共场所时,主动亮码测温。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