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教培机构要“善始善终” 不能趁机跑路

“双减”政策雷厉风行,大潮退去,一些教培机构已然在公开裸泳。

有27年历史的培训学校巨人教育发布公告称,由于经营困难,秋季将无法继续向学员提供教学服务,并且明说“无法完成全部学员退费”,学员的剩余课时可转至其他机构继续完成。据报道,哈尔滨的瑞思英语也已人去楼空,很多之前缴纳了高额学费的家长遭遇退费难。再之前,“ABC360(伯瑞英语)”“斯坦利”等教培机构陆续宣布停止暑期课程,多名家长要求退回剩余课程的款项未果,无奈建起了维权群。

教培行业里“跑路”的一个接着一个,这幕场景似曾相识,让人想起前几年P2P泡沫炸裂,“小黄车”押金退还排队的景象。之前是大干快上,广告轰炸、自媒体投放、各路“专家”现身说法,“你来就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制造焦虑,表面上是为了孩子,实际是为了资本和票子,千言万语一句话——花钱来上课,千方百计把家长的钱忽悠到公司的口袋里。学费动辄预交半年、一年,还有的打着“分期付学费”的名义忽悠消费者办“培训贷”。

可以说,之前教培行业的疯狂扩张,为当下的爆雷、倒闭埋下了伏笔,形成了新的金融风险敞口。现在,在“双减”政策关键期,特别要警惕一些教培机构浑水摸鱼、圈钱跑路,把锅甩给国家的“双减”政策。

8月30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一级巡视员明确表态,教育部将督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第三方资金监管,防止退费难。“对量大面广的退费难问题,我们将按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督办;对卷钱跑路等严重问题,我们将实行挂牌督办”。这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之后,还需将资金监管、挂牌督办及时落实到位。

教培巨头必须履行善始善终的责任,这是既是道义责任,也是在履行《公司法》等法律明确规定的清算义务,不能不白不明就“跑路”。

首先,要厘清各个培训品牌的分支机构和总部的法律责任,不能招生的时候就是“全国连锁大品牌”,出了事之后就说对方是地方代理、加盟商,总部概不负责。

其次,对一些明显恶意的“跑路”,需要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调查介入,查清资金动向,家长交的学费到底被用到哪里?有没有被侵吞、私分?是不是“假培训,真诈骗”?如果涉嫌刑事犯罪,应该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以儆效尤。

再次,及时对既有培训机构全面“亡羊补牢”,加速推进第三方资金监管,避免培训机构从一开始就对学费打歪主意。

教育行业理当是良心行业,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是疯狂收割家长、制造金融风险的资本闹剧。教育培训要为之前的“疯狂”埋单,也必须履行善始善终的法律责任。 沈彬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