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具茨山下农闲忙

本报记者 张立

腊月农闲,高斌的农场依然忙碌。

具茨山下,新郑市辛店镇王庄村卓圃农场,智能温室里,13个水果番茄品种正在育苗。除草、施肥、控温、调湿,高斌和他的团队,正在为来年的丰收辛勤劳作。

温室一旁,是果园的包装工作台,几名统一制服的员工,正在将刚刚采摘的番茄称重打包。“每天早晨开始采摘,根据前一天的订单,上午完成发货。”刚满28岁的高斌戴着眼镜,像个学生。他说,虽然疫情还未过去,但他的客户多是熟客,大家习惯了口味,并没受太大影响,农场产销两旺,有时订单多,还要延期发货。

为保障配送时效,高斌购买了厢式冷藏车。“我家番茄不用农药化肥,全流程有机种植,能吃出儿时的味道。”介绍起自己的产品,高斌信心十足,尝一口,果汁爆浆,酸甜适当,后味回甘。

“农场出货,批发价每斤从10元到20多元不等。”高斌老家在洛阳,自幼在农村长大,对农田农业感情深厚。2017年从河南农大毕业,决心从事农业种植产业。最初创业,从一个大棚起步,如今已经发展到包括智能化育种温室、储存冷库和十几个大棚,产品主打水果番茄,还有水果辣椒、水果洋白菜以及水果萝卜等。

农场里,还有不少前来采摘的顾客。他们携家带口,穿梭在大棚内的田埂上,欢声笑语。身旁一棵棵番茄树果实累累,上方挂着物理除虫器。“不用杀虫剂,有些叶子难免有被虫吃过的痕迹。”杨巧红是农场员工,正在帮顾客采摘成熟变红的果子,她家就在附近村庄,在农场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农场还为员工办理了必要的保险。

在农场的露地种植区,高斌从田地里摘下一棵洋白菜。“这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口感脆甜,特别适合制作蔬菜沙拉。”说话间,记者接过一片放入口中,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又脆又甜。研究蔬菜新品种,高斌没少下功夫,为开发新品种,他投资十几万元建成智能温室,正在试验土豆与番茄立体种植技术。

“我爱人家在新郑,新郑是我的第二故乡,农场发展到今天,附近的父老乡亲、各级政府给予了很多支持。”高斌说,创业路上总有困难,新的一年,希望农场的生意越来越好。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