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学生“顾客”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会觉得很迷惑,但是仔细想来,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有点置身于一个“大市场”的感觉呢?在这里,我们每个教师就好比是一个商店店主,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知识商品”兜售给前来学习的“顾客”。

曾几何时,我们站在讲台上,上演着嘶吼的一幕:这道题都讲了多少遍了,为什么还是错?你们究竟有没有听我讲课?薛发根老师曾说过:“对于教师来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站在学生的面前,却永远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无外乎是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心思,不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改变糟糕的状况,就从了解他们的想法开始吧。

经常找学生谈谈心?精选几个问题开个讨论会?网上搜索类似的解决办法?打开阅读的门窗,让有经验的专家为我们揭开谜底?或许都会有所收获!我相信,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但是要想收获一定是要先付出的。

以生为本需要我们在教学之前的备课中心里有学生。有时候,为了我们以为的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设计了太多目标、太多环节,显得我们的课堂满满当当,中间最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能接受什么样的内容?新课标下,我们的设计应当把更多学生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删繁就简,留下初心:留下课标中倡导我们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精髓,留下关乎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内容,哪怕一节课解决一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行。努力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发现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关键点,简化教学设计,想办法让他们从接受我们的“商品”开始。

课上眼里有学生。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好,不能丢失了。一旦丢失了,那我们的教育就真的失败了。课堂上总有不愿意听讲的学生,他们宁愿冒着被批评的风险也要犯错,我想还是我们的内容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力。

尝试把自己当成学生,用心体会学生的感受。放下自己“为师”的架子,走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弄明白他们想要什么样的课堂,他们能接受怎样的知识传授方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坚持,他们不感兴趣的我们就改进。大不了,把我们的“商品”重新包装,改头换面,换上他们喜欢的元素,再次摆在他们的面前。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在和学生同行的路上,既然离不开这个大环境,那就尝试做出点改变吧。真心把他们当成我们的“顾客”,用心做好我们的“商品”,耐心设计我们的“营销模式”,期待迎来教学这个“大市场”的和谐繁荣。

郑州航空港区太湖路小学 尹艳华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