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数里看变·解码郑州深改】系列报道 “一号产业”的流量密码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创造了“河南速度”

本报记者 徐刚领 覃岩峰 王译博 文 马健 图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近年来,郑州各行各业各领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郑州日报推出《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数”里看“变”·解码郑州深改》系列报道,全景记录郑州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成效,为您讲述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动人故事。

策划:卢士海

统筹:程玉峰

执行:孙新峰

魏书杰

盛夏7月,万物峥嵘。郑东新区龙湖湖面波光粼粼,风景如画。在位于中原科技城创新孵化基地内的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者、参观者络绎不绝,整齐摆放的复合机器人、工业3D相机、多模态室外移动机器人控制器、巡检机器人等高科技产品琳琅满目,满满的科技感让人眼前一亮。

公司宽阔明亮的展厅内,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林杰,正在给客人挨个介绍各类机器人产品,并进行移动性能、续航能力、人机交互等全场景、全工况的功能性能展示。从2019年成立至今,这家新型科创企业将目标定位于要用原创技术,做真正有用的智能机器人,尽可能把劳动力从繁重、重复、危险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去改变世界,让生活更美好。

郑州智能终端产业从“一个苹果”起步,逐步汇聚成 “百果满园”。郑州,早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汉威科技的气体传感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超聚变,创造了令业界惊叹的“河南速度”与“超聚变速度”。

近年来,郑州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将电子信息作为“一号产业”打造。集聚了以超聚变、富士康、汉威科技等为龙头的数百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形成了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22年6月,我市《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100家,形成8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万物互联,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中国百强

传感器,被誉为万物互联的基础。传感器能给物体充当“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敏锐捕捉外界细微的变化。 (下转二版)

2025-10-12,12090| 2025-10-11,12086| 2025-10-10,12078| 2025-10-09,12074| 2025-10-01,12070| 2025-09-30,12062| 2025-09-29,12054| 2025-09-28,12050| 2025-09-27,12046| 2025-09-26,12038| 2025-09-25,12026| 2025-09-24,12018| 2025-09-23,12010| 2025-09-22,12002| 2025-09-21,11998| 2025-09-20,11994| 2025-09-19,11986|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