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PDF版阅读

传承·追随

2012年,大学毕业的我如愿迈入向往已久的小学教育行业,很荣幸在师徒结对中与师傅张丽结缘。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学校采用集体备课、小组教学模式,当时听张老师讲习作,我被她的教学魅力深深折服了。一个问题贯穿课堂,对学生的点评精准到位。本想着她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去备课,但翻看她的教案时,我再次被折服了。不同笔记反复修改,多种多样的课堂预设,让我知道了正是因为她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驾驭课堂得心应手,才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

记得上学期的一节课上,在课堂教学时学到了关于用手和用脑的知识,张老师便让孩子们背诵《人有两件宝》这首儿歌,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一句也背不出来。张老师说:“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一首儿歌,隔了三年,你们怎么都忘了呢?”当张老师背出来的时候,孩子们都惊喜极了,说:“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张老师说:“你们背,我在背,你们不背,我还在背,我会温故知新呀!”

在这二十几年的教学中,张丽作为学校的中流砥柱,总是将自己宝贵的教学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教师,她的徒弟们更是出类拔萃。张老师作为教研组长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让年轻教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教学工作。每学期学校的公开课,抑或是区级的优质课,她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去帮助参赛的老师。其中,我便是被她指导过的一员。

犹记得那年刚上岗的时候,学校组织青年教师讲公开课,第一次讲全校公开课的我非常紧张,无所适从。张老师就组织我们同组教师一起从课题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甚至是课堂中要说的每一句话进行探讨。我们修了改,改了修,讲了听,听了改,这样反反复复无数遍,有时晚上十一点多还在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节课在我们学校获得了一等奖,并且在之后的课堂文化节中也获得了一等奖,得到高度认可。正是因为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正是在张老师的引领下,我们青年教师才能在一次次活动中不断进步。

转眼间十年已过,师傅倾囊相助的传统,也在一代代教师中不断传承。这,就是爱的传递,我们将在漫漫教育路上传道授业解惑,一路生花。

二七区佛岗小学 杨旭

2025-09-18,11970| 2025-09-17,11962| 2025-09-16,11954| 2025-09-15,11946| 2025-09-14,11942| 2025-09-13,11938| 2025-09-12,11930| 2025-09-11,11918| 2025-09-10,11910| 2025-09-09,11902|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