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抢抓机遇竞逐“天空之城”

本报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洪梦婷

出门乘“空中出租车”、观光旅游“打飞的”、 外卖“从天而降”这样的场景,正在加快走进我们的生活……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技术创新的双重推动下,正快速崛起成为万亿级的产业新赛道。

“低空赛道”热力开跑,如何蓄势“高飞”打造新引擎,当前,郑东新区正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发展,以此培育竞争新优势、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

项目落地 低空经济越来越热

项目建设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和突破口。郑东新区正蓄足干劲,向空中布局,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起飞。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随着低空经济在交通出行、物流运输、农业植保、文旅观光、城市管理的广泛应用,它也让新质生产力变得“可见可用可触摸”。

今年上半年举行的郑东新区第二季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郑东新区管委会、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及河南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研究院三方合作联合签署的“中原科技城郑航空天地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引发全场关注。

“项目旨在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集中优势资源,解决行业‘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签约现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校长张聚伟表示,项目的落地不仅标志着三方合作迈出坚实步伐,也预示着中原地区在航空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低空经济在今年迎来了发展元年。政策层面,继年初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各地方政府也持续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争取抢抓新兴产业窗口期,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下转二版)

2025-05-20,11035| 2025-05-19,11027| 2025-05-18,11023| 2025-05-17,11019| 2025-05-16,11011| 2025-05-15,10991| 2025-05-14,10983| 2025-05-13,10975| 2025-05-12,10967| 2025-05-11,10963| 2025-05-10,10959| 2025-05-09,10951| 2025-05-08,10944| 2025-05-07,10936| 2025-05-06,10932| 2025-05-01,10928| 2025-04-30,10920| 2025-04-29,10904| 2025-04-28,10896| 2025-04-27,10892| 2025-04-26,10888| 2025-04-25,10880| 2025-04-24,10868| 2025-04-23,10860| 2025-04-22,10852| 2025-04-21,10844| 2025-04-20,10840| 2025-04-19,10836| 2025-04-18,10828| 2025-04-17,1081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