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聚合“静电”

积沙成塔

12月10日,“2024中国品牌论坛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会上,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就“摩擦纳米发电机”这一新兴化学技术,探讨能源界的新质生产力。

“摩擦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将环境中的低频次、低振幅的机械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能量采集装置。”王中林说,为其他纳米器件如传感器、探测器等提供能量,可以实现穿戴式电子产品、医疗健康、机器人等设备器材的自供电。在能源领域,该技术还可以将潮汐、水波运动等荡漾的动作,利用摩擦发电原理就可以变成微纳“小能源”,集聚成为稳定输出的“大能源”。

王中林表示,当前,摩擦纳米发电机最核心的应用场景便是能源与传感。

“有别于普通需要电源的传感器,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实现无电源传感,在野外探险、火灾救援等特殊场景中优势突出。”王中林说。比如,目前的心脏起搏器还需靠电池来驱动,但电池寿命有限,更换电池需要给患者再次做手术。理论上讲,摩擦纳米发电机可以把心脏跳动这种人体活动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因为心跳可以促使发电机的电极不断摩擦、分开,从而产生电流,并进一步被收集储存起来,驱动心脏起搏器工作。

“下一步,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还可广泛应用于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互联网、生物医学、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等各个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该项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耦合,将会为更多的领域带来巨大的创新和变革。”王中林表示。

本报记者 孙雪苹 安欣欣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2025-06-13,11219| 2025-06-12,11207| 2025-06-11,11199| 2025-06-10,11191| 2025-06-09,11183| 2025-06-08,11179| 2025-06-07,11167| 2025-06-06,1115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