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建雄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记得王安石除了这首《梅花》,还有便是《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第二句是千古名句,念此句,很容易让人想起苏东坡写庐山的名句“远近高低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长大后,王安石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因而他的文章立论高深,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王安石考取功名之前,跟苏轼一样,遇到了同样一个绕不开的“大咖”级人物:欧阳修。年轻的王安石随父入京,因文结识曾巩,两人成为好友,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王安石考取进士,也有一段与苏轼雷同的“传奇故事”:史料记载,王安石本被主考官晏殊列名第一,但应试“赋”这个科目中写有“孺子其朋”一句,惹得宋仁宗不高兴,与第四名杨寘互换,最终与状元失之交臂 。“孺子其朋”出自《尚书·周书·洛诰》?,原文的意思是周公在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时,告诫他要将大臣们视为朋友,融洽相处。宋仁宗看到这句话,认为王安石只是一个考生,没有资格用此口气来教训自己。之所以跳过第二第三名,是因为第二第三名为已经在朝廷当差的王珪、韩绛,所以只能跟第四名换,杨寘是晏殊女婿的亲弟弟。?
王安石的仕途之路,他有自己的清晰规划,在淮南节度判官期满后,放弃当京官机会,调任鄞州知县四年,后又调任舒州通判和常州知州等职。其间,王安石两次婉谢官位好意,一次是请当朝宰相不要给仁宗建议表扬自己,另外一次是谢绝欧阳修推荐自己入京为谏官;他在工作岗位上,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勤政爱民,治绩斐然,为后来“变法”积累了丰厚的民意基础和第一手资料。
后来的“王安石变法”,专业术语称作“熙宁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他跻身执政之列,随后颁行新法。“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自有评论,此处不作班门弄斧的评说。
“变法”,行改革之策,动你我奶酪,当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破釜沉舟,不成功便成仁。王安石都做到了。“变法”收场之后,第二次罢相的王安石正式隐居江宁,退下来的他开始冷静审视自己得失。当时民间有一个说辞,“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话并不是王安石所说,却符合他的思想,得到了他本人高度认可。“天变不足畏”指的是对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祖宗不足法”是指对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不应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对流言蜚语无须顾虑。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指导,王安石顶住一切压力、排除一切阻力推行新法,他是一位不折不扣、无所畏惧的改革家。
下定决心改革之人,多有“众叛亲离”,且“六亲不认”,王安石确是这样的人。“熙宁变法”中,反对王安石的有欧阳修、司马光、苏轼两兄弟、程颢两兄弟、韩琦、曹太后等。司马光等人反对的主因是认为变法会损害百姓利益,苏轼则四次上书弹劾新法弊端,还因此与吕惠卿、章惇结下“梁子”,为日后仕途连续遭贬埋下祸根。可以想象,那时一心一意推动变法的丞相王安石是多么孤独与无助。
话说回来,后来的结局,你又不得不由衷感到“莫名其妙”,强烈反对你的人,最后竟然还可以称兄道弟。王安石与苏轼一句“礼岂为我辈设哉乎”,冰释前嫌,苏轼在王安石江宁府一住就是半月有余,一同饮酒作诗,登高望远;司马光更有意思,自己卧病在床,距逝世还有半年时光时,他以宰相地位发出最后一道命令:“王安石为人并不甚坏。其过端在刚愎自用。死后朝廷应以优礼葬之。”实际情况是,王安石已先于他离世。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历史是一部长长的电视剧,只是各朝各代换不同的人,穿不同的戏服来本色出演。作为后来的观众,限于情感、立场、视野等框定,我们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评价,但这完全没有影响那些“C位主人公”“配角”,以及“跑龙套”的人倾情演绎,或苦难辉煌,或力挽狂澜,或丑陋无比,或精彩纷呈。
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王安石第二次罢相隐居江宁,作五言绝句《梅花》,那种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融共通之神韵。我想,“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梅花凌寒独开,暗香沁人,这梅花应该是“绝世之梅”,这写梅花的人,倘若不是“绝世之人”,又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