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PDF版阅读

《文学的深意》:洞悉当代文学的浪潮起伏

? 付如初

当代文学需要真正具有深度的批评,而这种批评应该是有温度、有深意的。文学与内在生命和时代现场如何发生关系,是中山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知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所关注的问题。近日谢有顺的文学批评专著《文学的深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较为全面地呈现作者近些年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观察和思考。

本书置身文学现场思考文学创作与批评,分文学的召唤、个体的凝视、小说的目光、批评的伦理四个部分,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文学批评等诸多文体。第一章文学的召唤中谢有顺开篇即提出了中国当代小说面临的困境,“中国当代小说一直没能较理想地平衡好两种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实与虚、小与大的关系。很多写作困境由此而来。 ”由此展开探讨了中国新现代小说及“新南方文学”的文化地理问题。第二章个体的凝视中作者以韩少功、莫言、于坚、阿来、张者、徐则臣为例探讨作家写作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小说的目光深入剖析《惊蛰》《回响》《镜中》等几部近些年来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第四章批评的伦理聚焦批评者,讨论了李静、胡传吉等文学批评家的文学批评观。谢有顺全面展示自己对中国当代文学动态的体察和洞悉,本书可谓一本“当代文学面面观”。

作者秉持“文学与生命互证”的价值立场,看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格张力,视野开阔而深邃,行文清醒而警觉。在《如何批评,怎样说话?》一文中,谢有顺对当前文学批评疲软无力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给出了“相信文学的价值”这一解决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陈晓明认为谢有顺文学评论切中要害,见解独到,言说圆融却透示出犀利之气,“他的批评是有活力和力量的,是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

2025-04-10,10764| 2025-04-09,10756| 2025-04-08,10748| 2025-04-07,10744| 2025-04-04,10740| 2025-04-03,10728| 2025-04-02,10720| 2025-04-01,10712| 2025-03-31,10704| 2025-03-30,10700| 2025-03-29,10696| 2025-03-28,10688| 2025-03-27,10676| 2025-03-26,10668| 2025-03-25,10660| 2025-03-24,10652| 2025-03-23,10648| 2025-03-22,10644| 2025-03-21,10636| 2025-03-20,10624| 2025-03-19,10616| 2025-03-18,10608| 2025-03-17,10600| 2025-03-16,10596| 2025-03-15,10592| 2025-03-14,10584| 2025-03-13,10572| 2025-03-12,10564| 2025-03-11,10556| 2025-03-10,10548|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