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志恩
吴泰伯庙位于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旷朗平整的一进大院,院前依次有石质的至德坊、至德桥,仪门前至桥周围是一空阔广场。庙院长方形,仪门至大殿石铺甬道,东西院墙由一溜儿庑殿代替,大殿、仪门、庑殿皆硬山粉墙黛瓦无雕凿,近大殿列古树两株,近仪门御碑亭二,甬道外皆青砖墁地。其西邻苏州古园五峰园,面朝古河道中市河,实在是自古繁华的姑苏城里的一方静地。
我与妻携儿女去拜谒泰伯庙,到下塘街经至德桥过至德坊,从仪门“三吴首祠”匾额下进院。院内御碑亭及石碑为新补,东面碑标题“汉恒帝敕封奉祀侯吴允承制”,记载东汉第一次建泰伯庙的史实,西面标题“乾隆十六年皇上谕祭文”碑,记的是清代乾隆皇帝祭祀泰伯庙事件。看过碑亭沿左手庑殿朝里走,庑殿展示的是吴氏源流与人物事件,待步入大殿脚踩金砖,就立于三尊先祖的坐像前了。吴泰伯居中,其左仲雍,右手挂剑的当为季札,三人皆丰脸长身,神采奕奕,气宇轩昂。
殿内顶上方悬挂的匾额上有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是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时赐给泰伯庙的,而梁间高悬的蓝底金字匾额“三让高踪”,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时御笔亲书。匾额旁抱柱上的对联是:“奔走句吴王业滋兴百世荆蛮开礼乐,逊避天下至德无称千秋俎豆有余香”。可见苏州泰伯庙规格之高,泰伯在江南地位之崇。
我徘徊在这僻静的泰伯庙里久久不舍离去。这黛色的屋瓦、硬山的顶、鱼龙的脊和青灰的砖,其素朴简洁,和我豫西南乡下老家的民房庙院如出一辙。我们吴家小山村西北两坡连接处的古道旁,恰也有这么一座古庙,一进深的院子、三间大殿,殿里也供着三尊神像,虽没有眼前三先祖之气势,却是我宛地赵河泥塑世家手笔,端坐的神人庄严而又亲切。只是山区地狭,小院既不平坦也未做铺垫,院墙山石垒砌,院外立着几棵老树,最是院门口歪歪扭扭的对联画龙点睛:“丹青山外寺,红白雨中花。”
我们当地建瓦屋,最后工序是用采自深山的一种黑土和成泥浆,把色泽并不统一的屋瓦淋染成黛青色,与泰伯庙的瓦色略无二致。瓦屋鱼龙脊的形制、神韵,也和这泰伯庙如出一辙!我疑心是穿越回了古代,还是泰伯庙和我隔着迢迢山水的乡下吴家小村冥冥之中有着呼应?还是苏州之于中原在文化上的一脉相承?乡人把那座山庙叫三官庙,认作道家,却在庙里庙外唱着这样的豫剧:“昔日内有一个二大贤,弟兄们推位让江山。兄让弟来弟不做,弟让兄来兄不担。”这是呼应泰伯三让吗?我也曾想问个究竟,奈何最善唱这词的守庙的吴兆泰和村里唯一一个读过私塾的老人,都先后谢世了。
苏州的古河道至今多能行船,到苏州的第一个晚上,妻就带儿女去坐了平江河上的画舫,他们大概联想不到,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即于《阊门》一诗里写过这样的苏州:“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泰伯庙地处阊门内,而阊门自2500年前伍子胥始筑吴都苏州以来,几乎就成了苏州的代名词,晋陆机《吴趋行》提到苏州时说:“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明代唐寅在《阊门即事》中写:“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清朝孙嘉淦《南游记》描述:“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所以《红楼梦》如此开篇:“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人间天堂的苏州和环太湖之吴地,为何就不吝敬意于泰伯一人,究其原因,且看《史记·世家第一吴泰伯》记载——
“吴泰伯,泰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太子以及昌,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泰伯。泰伯卒,无子,弟仲雍立……”
结合这段话及相关史料,可知吴泰伯作为周太王古亶父长子,殚精竭虑为父着想也为其周方国筹谋,带二弟仲雍从关中逃至“荆蛮”,把王位让给了三弟季历。待经营好“荆蛮”并以“句吴”立国后,他又一直不称王只让人们称“伯”,并且不留下后代,为的是把王位让给二弟。至公元前1193年其三弟即周王季历被商王太丁杀害,季历的儿子“昌”要他回中原继位,泰伯却再次让位于“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这就是吴氏始祖泰伯建立吴国开发江南及让人肃然起敬的“泰伯三让”。
泰伯后人在苏州这个地方建国立业,被吴地人民认为是吴国的开创者,并专门建立了泰伯庙来祭祀他们,这是江南地区最早的泰伯庙。而操吴侬软语的吴地不止这一座泰伯庙,无锡梅村有更大规模的泰伯庙,那里被认为是泰伯及其二弟仲雍奔吴的首站。仲雍裔孙以国为姓即吴姓,尊太伯为始祖、仲雍为传代始祖,后来吴国被越国所灭,其遗民也以国为姓,这是目前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吴姓占汉族人口的2.05%,为2637万人,在我国常见的姓氏中排名第十,而吴语的使用人口约达1亿,是全国的第二方言。
泰伯庙仪门匾额“三吴首祠”之“三吴”,可指吴郡、吴兴、会稽,亦可泛指江南吴地和整个江南,其区域基本与今天称之为长三角的地区重合,是中国3000年来最为富庶发达的地区。自晋代开始中国政治中心南移,江南多次扮演华夏文化中心的角色,以至于在华夏文明遭受战乱时,有了足以使之保存的回旋余地。
而在历史学家看来自商至周意义重大,可谓华夏新旧文明的分水岭,钱穆先生就以商周之变革为中国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和的关键时期,甚至决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走向,也是中国文化能够历千年不中断的深层原因。青年学者李硕则认为,周取代商后推行尊礼改革,建立新的政治-道德体系,强调君主爱民、仁厚、勤政及百姓遵守秩序、崇尚道德、相互体恤,从而构建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和美社会、王道乐土。后世念念不忘的舍生取义等贵族精神及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无不自周而起。万世师表的孔子对周推崇备至:“(周)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无论在传说还是在现实中,宫斗似乎是人类社会的无解主题,而泰伯做出的选择却堪称完美:周方国得到了最好的继承人,吴地成了中国和世界的江南,华夏文明得以迭代升级,泰伯的两个弟弟都做了有为的王,泰伯没留后代,留给了世人美德与智慧——唯独让渡了他的个人利益。
《史记·世家第一吴泰伯》里除了赞颂泰伯,还赞美了季札,但吴王僚、公子光的同室操戈刀光剑影也惊心动魄,吴国与其同宗的郑国一样,最终因王室内斗而衰败继而亡国。而泰伯,孔子赞他“可谓至德也矣”,司马迁列他为《史记》“帝王世家”之首,李白诗云:“泰伯让天下,仲雍扬波涛。清风荡万古,迹与星辰高。”杜甫作诗说:“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每趋吴泰伯,抚事泪浪浪。”帝王则表现为建庙赐字,百姓则歌之舞之跪拜之。
唐代诗人陆龟蒙也写过一首《和泰伯庙》:“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今天的现实是宫斗剧霸屏影视,观众沉浸其中甚至街谈巷议之,浑不知历史上曾有过泰伯光明磊落的三让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