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救助站里话团圆

本报记者 陶然

“妈妈,麻糖真甜!”7岁的囡囡正举着一根麻糖吃得满脸都是芝麻。1月22日是农历小年,在郑州市救助管理站里,一场热闹的“话团圆 回家乡”活动正在进行。

为了让暂时滞留救助站内的受助人员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早日回到家乡和亲人团聚,当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志愿者和在站的受助人员一起快乐过小年。

走进郑州市救助站,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工作人员正在贴春联、挂灯笼,红彤彤的福字也在站内随处可见。

“小年是什么啊?”“灶王爷吃不吃麻糖?”7岁的囡囡来自周口市太康县,18日下午随母亲前来郑州市救助管理站求助,隔天因为突然发烧被送到郑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随后病情痊愈和妈妈一起回到救助站。

虽经历波折,但孩子的世界始终是单纯美好的,第一次在外地过节,看到那么多叔叔阿姨来看她,囡囡开心极了,小家伙也不认生,一边吃麻糖,一边跑跑跳跳地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问着各种问题。

房间另一旁,救助站工作人员和受助人员正围坐在一起过节日话团圆,工作人员告诉受助人员,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引导他们回到家乡可以学习一技之长,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无联不成春,有联春更浓。活动刚开始时,一些爱好书法的志愿者走进救助站后,顾不上喝口水休息,就忙着铺纸、研墨,构思内容,挥毫泼墨,义写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朝晖”“扶危济难彰显人间大爱,解急助困共筑和谐社会”“龙凤呈祥阳春锦绣,鲲鹏展翅华夏腾飞”……不一会儿,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和一个个饱含神韵的“福”字跃然纸上。字体或苍劲有力,或飘逸灵动,每一笔都是志愿者们对即将归乡的受助人员的美好祝福,祝愿他们早日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今年,我们将全力让‘寒冬送温暖’救助持续升温,以24小时365天的全天候倾情服务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让困难群众温暖过冬。”郑州市救助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11-21,12411| 2025-11-20,12399| 2025-11-19,12391| 2025-11-18,12383| 2025-11-17,12375| 2025-11-16,12371| 2025-11-15,12363| 2025-11-14,12355| 2025-11-13,12343|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