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华夏考古讲坛”首期开讲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100多年来,河南考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见证了华夏文明、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当前,河南考古工作者也在致力于做好考古成果的诠释传播。4月13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协办的“华夏考古讲坛”系列公众考古讲座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正式开启,并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刘海旺为公众带来了题为《世界文明视野下的郑州商城》专题讲座,为纪念郑州商城发现70年系列活动奏响第一声号角。

刘海旺表示,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关键阶段,中华文明在此时开启了华夏化和中原化的进程。其中夏商周三代考古就有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偃师二里头等华夏都城遗址,特别是今年恰逢郑州商城发现70周年,需要向社会公众较为全面地解读郑州商城70年来的考古成果,让全社会了解、关注郑州商城的保护和利用。故此,“华夏考古讲坛”应运而生并得以创办。

讲座中,刘海旺以世界近现代考古学的最早理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三个时代的分期法”为引言,分为4个部分,梳理了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的世界古文明发展形势,包括古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爱琴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等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兼谈金属冶炼、文字语言、马的驯化、人类繁衍、文化交流等对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接着梳理了郑州商城时期中国考古学文化谱系,以及早商文明的地理位置、气候、相关文献记载等;第三部分重点通过超大规模都城及王权制度、冶铜技术和青铜礼制、商文字以及与世界早期文明的比较研究,探讨郑州商城及早商文明的世界意义;最后,总结郑州商城70年来的研究与保护利用成果。

据了解,“华夏考古讲坛”是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公众考古和科普平台,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具体实践。讲坛以系列讲座和报告的形式,邀请各领域考古专家学者,向公众介绍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考古研究实现从历史“解读者”向“转译者”的跨越,助力学术成果走向大众,从考古中激扬文化自信力量。

“华夏考古讲坛”每月举办一期,感兴趣的观众可关注“河南考古”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讲坛信息。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