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商都评论 PDF版阅读

拉直“轨道”,破除“内卷”

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对于“内卷式”竞争,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针对问题症结,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提到“内卷”,先要从竞争说起。对此,暨南大学刘金山教授总结道:“任何一个领域,只要超过两个人、两个企业、两个组织,就可能会有竞争。”但“内卷式”竞争,本质上是一种低水平、重复竞争。说简单点,就是越“努力”越低效。

从光伏行业因无序扩产陷入低效低质的价格战,到新能源车厂之间上演价格大战,再到电商平台“全网最低价”的PK、外卖行业低价补贴的“烧钱大战”,“内卷式”竞争看似刺激了眼前的消费需求,实则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反而挤压企业创新空间,让整个行业陷入“剧场效应”,最终损害的是国家整体利益。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已经高度关注“内卷式”竞争。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4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2025年全国两会,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防止”到“综合整治”,国家破除“内卷式”竞争的态度更加明确、力度不断强化、思路愈发明晰。

必须看到,“内卷式”竞争是一种阶段性的竞争形态,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大多数参与者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逐步构建良性竞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环境。

于企业而言,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增加高端产能、优质供给。于政府而言,要加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同时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依据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实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

说到底,让“有形之手”因业施策、对症下药,经营者主动作为,全社会形成理性共识,方能逐步实现从“内卷”到“竞合”的转变。 皇甫思逸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2025-08-07,11605| 2025-08-06,11597| 2025-08-05,11589| 2025-08-04,11581| 2025-08-03,11577| 2025-08-02,11573| 2025-08-01,11565| 2025-07-31,11557|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