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麦子熟了·麦田“盛景图” 麦田里的“技能奥运会”

本报记者 郭涛 通讯员 魏焕勤 刘宗峰

近日,新密市米村镇的麦田化身竞技场,一场“三夏”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这里举行。联合收割机在金色波浪中展开“毫厘之争”。随着裁判长红旗挥动,农机手如离弦之箭冲入赛道,脱粒滚筒卷起的碎秸如雪花纷飞,饱满的麦粒顺着传送带汇成金色瀑布倾泻入仓。

这场由新密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用群众最熟悉的“田间擂台”点燃颗粒归仓的热情。围观群众屏息凝神,看着工作人员手持放大镜在麦茬间“寻宝”。第一名:1号车,损失率0.38%;第二名:3号车,损失率0.42%;第三名:4号车,损失率0.44%。4位参赛选手的损失率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过去总以为油门踩到底才是真把式,今天算是开了眼!”种粮大户刘德发举着手机全程录像。这场充满泥土芬芳的“技能奥运会”,背后是新密市通过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的创新方式,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技能和减损意识。活动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机收减损技术在新密市的普及和应用,现场吸引了众多农民和农机从业人员前来观摩学习,为后续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暮色渐浓,围观人群渐渐散去,村民李大姐笑着往家庭群转发今天拍到的视频,叮嘱在外打工的儿子“抽空学两招”。当最后一缕晚霞染红麦茬,满载而归的收割机列队驶过乡间小道……

组织比赛,提升机收技能,为的是颗粒归仓。强化服务,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同样是为了粮食“入库为安”。

为做好今年麦收工作,新密市农业农村局组建农机服务小组和应急服务队,组织1750台(套)各类农机待命。3个跨区作业接待站敞开大门,50张跨区作业证快速发放,200余台外地机车星夜驰援。200余人次农技人员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抓技术、强管理、保增收。

2025-11-12,12335|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