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PDF版阅读

新华时评 整治“大数据杀熟”不应靠消费者自救

新华社记者 郑明鸿

随着年中大促“618”到来,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推出促销活动,“大数据杀熟”又成为令消费者头疼的问题。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向各类电商平台企业发布“618”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要求平台规范促销经营行为,杜绝“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行为,传递出持续整治相关乱象的坚定决心。

从机票、酒店价格“越搜索越贵”,到某些电商平台给老客户的消费券越发越少,如今在一些直播间,老用户下单价格比新用户还高。“大数据杀熟”花样频出、领域不断扩展,更有一些平台和商家被处罚后沉寂几日,便又和监管打起“游击战”。

“大数据杀熟”缘何难禁绝、甚至部分平台和商家顶风作案?背后还是高额利润驱使。平台有足够的动力不断更新算法以回避监管、让“杀熟”的手段更加隐蔽;不少商家急于捞笔快钱,认为忠诚度越高的用户溢价空间越大,把消费者当韭菜、把投诉当耳旁风。

面对“大数据杀熟”,一些消费者不得已试图“用魔法打败魔法”,对平台“哭穷”或注销账号假装新用户来“反向驯化”大数据,但这些做法的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整治“大数据杀熟”,不应靠消费者自救,更不能满足于冒了头再打。平台要严格落实信息公示义务,加强算法合规管理,提升线上经营行为透明度和公平性。相关部门也应主动作为,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搭建相关案例库,并据此完善政策法规,建立有效整治“大数据杀熟”的长效机制,保持监督利剑高悬。

平台和企业也应该明白,技术应被用于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新的消费体验,而不是算计消费者,“多赚一单是一单”的侥幸心理不能要。不耍“小聪明”、不玩“小算计”,真正尊重消费者的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新华社贵阳6月18日电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