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武大教授在郑州讲述中国青铜文明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 通讯员 姜维)6月24日,大型公益文化讲座“天中讲坛·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在郑州市政协会议室举办。活动邀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昌平作《中国的青铜文明:进程与特质》的报告。

“天中讲坛·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郑州市黄帝文化研究中心、郑州嵩山文明研究院、郑州天中书院承办,郑州市嵩山文明研究基金会资助。据了解,张昌平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著有《方国的青铜与文化》《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吉金类系——海外及港台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研究》《盘龙城——1995—2019》等著作。

讲座围绕中国青铜器展开。讲座中,张昌平讲到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多是运用块范法制作技术,生产具有礼器性质的容器和兵器。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不仅体现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社会价值取向,作为礼器,又具备了定位社会阶层的功能,成为区分不同贵族等级高低的标志。青铜礼器所形成的秩序性和价值认同,是早期中国文明进程的文化动力,青铜文明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11,12327|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