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织密民生保障网 构建治理新格局 让民生答卷有“温度”更有“厚度” 践行“两高四着力”系列述评

本报记者 杨丽萍 陶然 刘盼盼 王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

从就业创业的活力迸发到家门口的“幸福课堂”,从兜底保障的温情服务到智慧化的“城市大脑”,郑州正以一系列扎实举措织密民生保障网、构建治理新格局,书写着“人民至上”的生动答卷。

民政暖心:托起稳稳的幸福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将老年助餐工作作为服务关爱老年人、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关键环节。

走进新郑市具茨山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大厅内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整齐的适老化桌椅、电视机、书柜等设施一应俱全,每周食谱以及价格标准张贴上墙,舒适又温馨。

据了解,今年,郑州将统筹推进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利用现有设施、闲置资源,启动改、扩建一批养老服务综合体,每个城区建成1~2家助餐服务示范点;着力补齐农村养老设施短板,陆续推进30家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50个村级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站点,6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

今年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正式实施,婚姻登记可以“全国通办”。新政策实施后,郑州市婚姻登记预约量激增,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应对。“520”前夕,金水区民政局早早部署,制定各类情况应急预案;5月20日当天,一场集体颁证仪式在杉杉奥特莱斯二七店温情启幕……今年“520”,郑州市共为2374对新人办理婚姻登记。

在社会救助上,郑州市积极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提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2024年7月1日开始,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调整提高为每人每月760元。其中,人均耕地0.3亩(不含)以下的低保家庭,其低保标准按照新标准的100%核定为每人每月760元,对人均月收入达不到760元的家庭按照“缺多少、补多少”原则实行差额救助;人均耕地0.3亩(含)以上的低保家庭,其低保标准按照新标准的70%核定为每人每月532元,根据家庭成员的劳动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分为A、B、C三类,分别按核定低保标准的100%、80%、60%发放低保金。

(下转二版)

2025-11-10,12319| 2025-11-09,12315| 2025-11-08,12308| 2025-11-07,12300| 2025-11-06,12288| 2025-11-05,12280| 2025-11-04,12272| 2025-11-03,12264| 2025-11-02,12260| 2025-11-01,12256| 2025-10-31,12248| 2025-10-30,12236| 2025-10-29,12214| 2025-10-28,12206| 2025-10-27,12198| 2025-10-26,12194| 2025-10-25,12190| 2025-10-24,12182| 2025-10-23,12170| 2025-10-22,12162| 2025-10-21,12154| 2025-10-20,12146| 2025-10-19,12142| 2025-10-18,12138| 2025-10-17,12130| 2025-10-16,12118| 2025-10-15,12110| 2025-10-14,12102| 2025-10-13,12094| 2025-10-12,12090|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