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PDF版阅读

豫港同心传文脉

本报讯(记者 秦华)7月1日,正值建党日和香港回归纪念日之际,河南博物院与香港乐善堂余近卿中学联合开展的暑期“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实践计划”在河南博物院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从7月1日持续到7日,来自香港中学的16名学生代表将由学校校长带队,在河南博物院参与“国宝守护人”研学、社会教育服务、文物保护体验、文献整理、文创设计等实践,深度感受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自2024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豫港两地深化馆校合作的又一创新举措,为香港青少年搭建了认识祖国文化的实践平台,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文化认同,加深内地与香港的文化教育交流互动。

本次活动构建了系统化的实践体系:学生将参与到研学活动中,了解国宝的前世今生;赴文物修复中心实地观摩,领悟“修旧如旧”的工匠精神;在院藏图书编目整理中触摸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更将基于院藏资源进行文创开发,让学生的文化情怀融入文创设计,让古老文物焕发时代活力。这种“研学活动+志愿服务”的实践模式,力求丰富香港青少年的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使香港青少年从文化的接受者转变为文化的传播者,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承注入不竭动力。

此次合作是双方创新探索的延续。2024年9月河南博物院与香港乐善堂余近卿中学《关于共同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以来,河南博物院已为香港中学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联合举办香港历史教师线上培训,以“云游博物院+文物专题课”形式惠及十多所香港中学,还举办了华夏古乐线上直播等活动。以纪念日、重要节日为契机,以馆校合作为中心,深入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解读阐释,进一步扩大历史文化的辐射范围。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交汇点,本次活动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作为内地与香港中学建立战略合作的省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以文物为媒,构建起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通道。香港学生们在触摸贾湖骨笛的千年回响、体验青铜器修复时,完成的不仅是知识积累,更建立起与中华文明的情感联结。这种“文物活化+青年实践”的尝试,开创了文化认同教育的新路径,为内地与港澳文化交流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积极回应了“如何增强港澳青少年爱国意识”的时代命题。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2025-06-13,11219| 2025-06-12,11207| 2025-06-11,11199| 2025-06-10,11191| 2025-06-09,11183| 2025-06-08,11179| 2025-06-07,11167| 2025-06-06,11159| 2025-06-05,11151|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