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PDF版阅读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做践行“两高四着力”的标杆模范

郭 永

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现代制造业离不开科技赋能,要大力加强技术攻关,走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子。”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脊梁,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科技浪潮风起云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下,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深度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链与产业链升级协同不足、产业链存在脱钩断链的严峻威胁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障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强调“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新时代新征程,郑州要聚焦“两高四着力”,推动制造业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精准把握新技术与产业变革机遇、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重塑进程,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助力郑州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郑州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意义

1.突破郑州产业升级瓶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从产业升级维度来讲,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强劲引擎,加速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生产流程中的渗透,构建“数据驱动”与“技术赋能”双轮并进的全新发展模式,为产业腾飞插上翅膀。另一方面,郑州制造业一些传统优势领域面临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困境。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可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超硬材料、高端轴承、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的创新步伐,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摆脱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实现自主可控发展。

2.增强经济韧性,抵御外部风险冲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利于构建郑州安全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系统。一方面能避免产业链对外部市场的依赖风险和供应链“断链”危机;另一方面,通过融合,还可以促使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与市场需求之间实现畅通循环,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催生新质生产力增长极。

3.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创新高地。在当今全球制造业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郑州若能率先攻克技术难关,在重点产业实现全链条的创新突破,将能够吸引世界更多高端资源要素在此汇聚,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创新制高点。通过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辐射都市圈,形成区域创新增长极,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产业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4.践行国家战略,服务制造强国建设。通过融合提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水平,助力郑州企业突破技术壁垒,郑州可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既满足国内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高端化的需求,进一步激发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又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增强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在双循环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郑州还将积极探索中部地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郑州方案”,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与典范。

二、郑州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路径

1.构建“链主引领+平台协同”的融合机制。发挥宇通客车、中铁装备等制造业“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指导制定符合本行业创新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划定产业发展各阶段的技术研发重点和突破方向;同时,“链主”企业引领制定产业链供应链规范标准,实现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产流程、质量标准等统一化规范化,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的畅通衔接,促进制造业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融合。制造业链主企业积极引领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高质量建设中试基地,一起研究,共同享有创新成果,打破创新资源壁垒,形成产业有龙头、众多企业共参与的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新格局,为产业链迈向现代化高端化提供技术支撑,在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协同能力。实施“创新梯度培育计划”,激发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产业创新升级。针对龙头企业,设立“产业链创新基金”,重点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的企业给予专项补贴,有利于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推行“创新券通用制”,允许企业跨区域购买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为中小企业搭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桥梁,能够便捷地获取所需的科研资源和技术支持。同时,建立“需求驱动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发布“技术需求清单”,明确提出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高校、科研院所“揭榜挂帅”,凭借自身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承接企业的技术需求项目;政府在其中发挥引导和助力作用,构建企业、高校、政府联合攻关模式,实现郑州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3.?加速数字化转型与生态协同?。一是?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郑州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与协同发展。支持宇通客车等制造业领军企业建设行业级平台,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二是在产业链协同方面,着力强化协同机制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牵头组建产业联盟,紧密联系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网络,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郑州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4.?优化要素配置与人才支撑?。一是全方位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工作,为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实施“工匠+工程师”双轨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具有精湛技艺的工匠型人才,着重培育掌握先进技术的工程师人才,紧跟科技前沿步伐,定向为产业输送既懂技术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满足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需求。二是对于引进数字技术、工业互联网领域高层次人才的企业,政府将给予相应的补贴,为产业集聚更多高端智力资源。三是建立科研人员柔性流动机制。建立沟通高校与企业之间灵活的人才流动“桥梁”,允许高校科研人员保留编制参与企业研发,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员专业优势,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深化开放创新与区域协同。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搭建与国际前沿科技接轨的桥梁,及时捕捉全球科技动态,将海外先进技术引入郑州,使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更“科技”。推动“郑洛新”自创区协同升级,实现政策互通,降低企业跨区域创新成本,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形成区域创新合力。推动郑州经开区对接国际创新走廊,吸引全球高端人才与技术创新资源,为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引导企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建立碳足迹追踪系统,将绿色创新指标纳入产业链考核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使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更“绿色”。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布局,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拓展海外生产基地与市场渠道,提高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郑州制造业产业链在应对全球经济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使制造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更“安全”。(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2025-06-30,11338| 2025-06-29,11334| 2025-06-28,11330| 2025-06-27,11322| 2025-06-26,11310| 2025-06-25,11302| 2025-06-24,11295| 2025-06-23,11287| 2025-06-22,11283| 2025-06-21,11279| 2025-06-20,11271| 2025-06-19,11259| 2025-06-18,11251| 2025-06-17,11243| 2025-06-16,11235| 2025-06-15,11231| 2025-06-14,11227| 2025-06-13,11219| 2025-06-12,11207| 2025-06-11,11199| 2025-06-10,11191| 2025-06-09,11183| 2025-06-08,11179|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