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心泽
我们早已不畏惧黎明前的黑暗,但不少人却深陷黎明前的烦恼。
年过半百,最羡慕年轻人能一觉睡到大明起,或者中间起个夜也能迅速入睡继续做他们的电视连续梦。而自己先是前半夜辗转难眠,好不容易沉入梦乡,凌晨四五点一定会从缭乱的梦境中倏然醒来。此时床头的手机已经充满电,可自己的睡眠远没顶满格啊。
凌晨四五点,路灯自动点亮等待破晓的黑暗,惺忪地照耀着空旷的街道,梦境一般朦胧又迷茫,而你的睡梦却就此梦断今晨。定到6点的闹钟,算来已经好几年没用上过,年纪越大越受不了躺在床上的无聊,那时不是已经开火熬熟了早饭,就是伴着落寞的路灯抠了半天手机。别看现在抠得欢,一上班就会觉得腿脚困乏、头脑昏沉。
最糟糕的是难得昨夜入睡早了些,睡梦却在今晨三四点被横刀截断。夜深人静的状况还要持续两三个小时,你只能很不甘地继续躺在床上和清醒对抗。安静时刻不平静,这清醒异常顽强,把你的各种记忆与思想全部激扬起来,在你大脑里嗡嗡直响。这时你才明白脑海这个词造得真好,你的意识此时就像一叶扁舟,漫无目的地漂泊在自己记忆与思想的汪洋大海上。
最无奈的是本来昨天干了一天让自己紧张兮兮的工作,但有项工作还没交差,不是不知道部门领导今天能不能审定过关,就是觉得还不能充分体现上级部门的要求,你挡都挡不住地想着怎样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圆满。多年养成的惯性已内化为一种强迫症,让你对自己这点儿出息无奈到头疼。
最烦心的还是各种生活琐事。儿女越大越不好沟通,你让他向东他偏要往西;夫妻间风风雨雨几十年的磨合,还是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父母背影日渐佝偻,步履日渐蹒跚,他们的健康愈加成为你心中深深的隐忧。不断地读书学习以修身养性,不断地告诫自己调整心态,可一旦面对现实,先贤今哲的教导都化为内心深处一声悠长的浩叹,诸事焦心时还是会抑制不住地和家人发脾气。人的内心与现实生活怎么会有这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你脑海矛来盾往,会让你陷入更深的思想矛盾中。
在暗夜里带给你焦虑的,还有科技日新月异、乱花迷眼的发展。5G的速度还没完全适应,6G时代就要到来;区块链的概念还没弄明白,AI时代就到来了;量子纠缠正传得神乎其神,量子计算就与基因工程亲密融合了。普通人生活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想想吧,AI正磨刀霍霍地替代很多普通人的工作,基因工程却在加速生命科学研究的迭代,进而有望大幅延长人的寿命,普通人岂不要面临更深重的生命困顿与尴尬?进入学习能力下降期的中年人,要怎样努力地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才不至于沦为科技大浪下恓恓惶惶的淘汰品?
此时,我们觉得全世界都在安眠,只有自己长夜独醒。其实,这沉沉的黑夜里,一定还有很多灵魂,和你一样睁着眼睛,却只能看到自已内心的憧憧梦影。
乱糟糟地想着乱纷纷的事,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意外的情况是,你竟然从乱七八糟的思绪中有了别样的生活感悟,蹭出了璀璨的灵感火花,火花的亮光让你一时间以为可以照亮万古长夜,于是不顾会不会打扰到也像你一样睡眠不怎么踏实的妻子,赶紧把灵感在微信里记录下来发给自己。这时的灵感火花,包括中年人睡不好觉的各种感慨,真的需要及时记录下来,要不很快就会和那些醒来就记不得的梦境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
很多时候,怎样停止胡思乱想的努力反倒是纠缠得你睡不着的主因,既然白天恁多烦扰,黎明前有这段如此安静的清醒,这时候抠手机又实在是浪费脑力,而且刺激你的大脑更加兴奋,不妨安安生生地闭上双眼,想到哪里是哪里吧。不妨就利用这令人烦恼的清醒,思考一下怎样解决那些白天里一直想不好解决方案的问题。不妨想想孩子学习的勤奋、妻子持家的勤俭、老人近段气色还不错,让日子的静好平抚一下不如意事在心中漾起的波澜。不妨反刍一下白天积攒下来的人生感慨,不妨在宇宙深处一样的黑暗中想想人生的终极问题。也不妨想想山河辽远、天地空茫,想想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这些谁也想不明白的问题。不着边际、大而无用的遐思,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湮没了工作与生活的烦扰对你睡眠的细碎啃噬,把你的幽幽心神导入自然的滑道,意识渐渐变得混沌而飘忽。
往往真展开了让思想滑翔的羽翼,你真会在迷迷糊糊中再次入睡。大概是此前思想飞翔得够远够累了,再次睡着,经常是美好的梦失望的梦实现的梦再也不能实现的梦,都不来打扰的高纯度睡眠,这样的睡眠才是对漫漫长夜的享受啊。
一旦续个回笼觉,像积了灰尘的窗玻璃被擦洗一新,新的一天让人心明眼亮。窗外的阳光灿烂而明澈,鸟儿的啼啭丝竹般清脆,绿树与碧空都浸润在朗朗的清气里,整个世界都有一种让内心感到愉悦的清爽。中年疲惫在一个足量的回笼觉中得到有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