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 文/图)7月22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云锦故宫百年纪念特展”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开幕(如图)。
本次展览由河南省文物局、郑州市文物局指导,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与南京云锦博物馆联合主办,南京宏今美术馆协办。展览以云锦为文化纽带,以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为契机,将承载中国古代丝织技艺巅峰的南京云锦引入丝绸起源地郑州,为观众呈现一场非遗技艺与历史文脉交融的文化盛宴。
郑州作为丝绸文明的重要发源地,5000多年前的丝织品与牙雕蚕遗存,印证了这片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孕育养蚕缫丝技艺。从商代甲骨文中“丝”“蚕”的象形文字,到秦汉丝路驼铃下的文明交融,再到唐宋织锦的繁盛华章,中原的工艺基因历经千年淬炼,在江南织机上凝练为云锦巅峰之作。此次展览汇聚数百件云锦珍品,以“经纬百年 织岁丹宸”为轴,搭建起丝绸起源之地与丝绸技艺巅峰之地的千年对话桥梁,也建起了南京与郑州古都间的文化交流之桥。
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之大成,以“寸锦寸金”的技艺冠绝古今,享有中国名锦盛誉,被称为“锦中之冠”,成为元、明、清三朝皇家御用珍品。展览展出多件以故宫馆藏珍宝为灵感的云锦作品,将皇家宫廷的恢宏气韵与吉祥纹样的生活哲学融为一体。龙袍上的日月星辰,织锦间的花鸟鱼虫,一经一纬,不仅织就了中华文明的礼序规范,更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美好的向往。云锦之美,不仅镌刻在历史长河中,更绽放在“活态非遗”的时代舞台上。华彩的云锦转化为现代生活的诗意,连接传统与当下、民族与世界。南京云锦博物馆副馆长郭东介绍,南京云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国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博物馆积极推动云锦走进现代生活,让“皇家御用”的云锦成为大众身边的云锦,让非遗真正活在当下。
中原与锦绣金陵,郑州商都与北京故宫,看似遥远,却因这场云锦展览紧密相连。此次云锦特展集合了600多年北京故宫、1600多年南京云锦以及3600多年郑州商都这三大古都精华,不仅是技艺的精彩亮相,更是中华文脉的赓续弘扬。云锦的绚烂与中原的深厚交相辉映,中原文化与江南非遗技艺深度交融,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捐赠、收藏仪式。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代表性传承人周双喜的精选作品捐赠给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据悉,此次特展设有“御制天成”“传世宫礼”“丹宸新韵”“锦脉永续”四大展区,集中展示云锦复刻的故宫龙袍服饰、以故宫馆藏为灵感的创新作品及传统纹样精品。展览期间,还有南京云锦博物馆首席推广大使刘博化身文化向导,生动有趣的讲解带领观众走进“寸锦寸金”的华彩世界,感受丝线中流淌的文明基因。
此次特展将持续至8月22日,其间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