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PDF版阅读

文化是灵魂

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在浙江对文化就有着深刻的思考与实践。

2005年7月28日、2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部署实施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

20年来,从良渚遗址五千多年前“文明曙光”的唤醒,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千年文脉的传续;从西湖、运河等文化遗产绽放新韵,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谱写新篇……“八项工程”,在之江大地青山绿水间,激荡起“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泱泱中华,长河浩荡,思想激荡令中华文明绽放异彩,文化之魂为民族复兴筑基聚力。

从繁花盛开的春天,到绿荫遍野的夏日,我们瞻南湖红船,寻良渚古迹,登黄帝祠宇,访南孔圣地,走古城老街,进企业乡村……循迹溯源,感悟伟大思想蕴含的科学真理价值、强大精神力量、博大文化情怀……

“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绍兴,一城古迹古韵,千年文献之堂。仓桥直街,烟火人家,越音袅袅,客流如潮。

2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人们对古街民居是拆是留举棋不定:是拆“古”建“新”,还是“原汁原味”地保护?

那时的浙江,正处于城市化改造和城镇化发展的爆发期,不少地方有着商业开发的冲动,位置优越的古城古街区自然是关注的对象。

2003年1月,瑞雪初霁。履新浙江3个月的习近平来到这里,踏着湿滑的石板路,听着老台门里抑扬顿挫的绍兴乡音,兴致很高。

“保留老街原貌,我们要不要坚持?”时任绍兴市城建委主任钟华华陪同调研,一见面便说出了心中的困惑。

“一定要原汁原味地保护!”习近平肯定地回答,随口吟诵唐朝诗人贺知章写就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他对钟华华说:“你们这样做了,我们今天才能听得到乡音,记得住乡愁,联想起贺知章写下的诗句。”

客从何处来,乡音寄乡愁。无论到哪里去,有老屋如故,有乡音无改,便不会如无根浮萍。

习近平嘱咐当地干部,保护工作要注重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下转三版)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