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严防溺水

安全度夏

北龙湖岸边设置的禁止游泳警示牌

本报记者 任思领 文 周甬 图

盛夏时节,人们总是想离水更近些,以消解高温酷暑。但看似平静的水面,实则危险重重,水下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危险,这也是暑期溺亡事故高发的原因之一。

7月26日,一名小伙子与同伴在北龙湖湿地公园玩水时不幸溺亡,年仅23岁。为了让大家深刻了解北龙湖水域潜藏的危险,7月28日,本报联合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对北龙湖湿地公园水域进行了探访。

北龙湖救生圈下的呼救

7月26日晚,一名23岁的小伙子在北龙湖玩水时不慎掉落水中,同行朋友施救无果,转而报警求助。晚上7点左右,消防和红十字救援队等救援组织相继到达现场进行搜救,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最终在深水处找到了已经失去意识的小伙子,但因溺水时间过长,最终未能挽回他的生命。此次悲剧再次敲响了水域安全的警钟。

在北龙湖岸边,离该小伙子下水的不远处,就矗立着禁止游泳的提示牌,但显然这些警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游客仍忽视安全提示,冒险下水。据参与救援的队员牛芳蘅介绍,有时水可能看着不深,但往里再走一两米就可能产生非常大的落差,水下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探秘水下世界的危险

北龙湖湿地公园作为郑州市民家门口的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深受市民喜爱。尤其在北龙湖的浅滩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此玩水。同时北龙湖也吸引了不少游泳爱好者。

为对北龙湖水下世界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也为了探访水下的危险,让我们跟随潜水员牛芳蘅一起入水,用潜水员的视角沉浸式感受水下世界暗藏的危险。

刚从岸边下水,就遇到了第一个危险。北龙湖岸边有许多石头,规则形状不一,经过长时间浸泡,石头上长满了青苔,表面非常滑,同时这些石头的位置并不固定,会跟随人落脚的位置产生变化,很容易摔倒。

越过“石头阵”,继续向前三四米,水深产生变化,潜水员的脚开始踩不到水底,整个人开始向着水底坠落。这便是下水后遇到的第二个危险——水底落差。岸边的浅水区常会给人一种水不深的错觉,但经过实地探访我们可以看到,水中的落差非常大,落差处可以直接将一名正常体型的成年男子淹没。

经过两道“难关”,潜水员此时开始潜入水下,刚潜入水中,茂密的水草便映入潜水员的眼帘,与印象中柔软的水草不同,北龙湖水下的水草相对较“硬”,游泳时不但会缠住人,在接触到水草锯齿状的枝叶时,还会被划出一道道血痕,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这便是第三个危险——水草。

经过实地探访,可以发现平静的水面或许只是伪装,水下才是危险的开始。

专业救援队员介绍“保命”技能

潜水员牛芳蘅介绍,暑期是溺亡事故的高发期,如果在户外遇到不慎落水的情况时,首先一定要保持沉着冷静,慌乱挣扎会加速体力消耗并可能导致呛水。记住几句口诀,手出水面头必沉,遇到落水情况时,手臂不要高高举起,要把胳膊放在水中。同时脖子往后仰,将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深吸气,缓呼气,利用肺部的浮力使自己仰漂在水中,这个姿势可以最大程度节省体力,为救援争取更多时间。

如果发现有人出现溺水情况,可以大声询问并向周围人呼救。若对方无反应,可能情况比较危急,需立即采取救援行动,优先呼叫专业救援人员或抛掷救生设备,非专业人员避免盲目下水施救。

同时本报也在此提醒,清凉一夏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家长和孩子需将安全知识牢记于心,用行动为生命筑起坚实防线。

2025-07-30,11549| 2025-07-29,11541| 2025-07-28,11533| 2025-07-27,11529| 2025-07-26,11525| 2025-07-25,11517| 2025-07-24,11509| 2025-07-23,11501| 2025-07-22,11493| 2025-07-21,11485| 2025-07-20,11481| 2025-07-19,11477| 2025-07-18,11470| 2025-07-17,11462| 2025-07-16,11454| 2025-07-15,11446| 2025-07-14,11438| 2025-07-13,11434| 2025-07-12,11430| 2025-07-11,11422| 2025-07-10,11414| 2025-07-09,11406| 2025-07-08,11398| 2025-07-07,11390| 2025-07-06,11386| 2025-07-05,11378| 2025-07-04,11370| 2025-07-03,11362| 2025-07-02,11354| 2025-07-01,11346|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