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记者昨日从文物出版社获悉,由今年88岁的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自述,郑州古都学会副会长、作家赵富海整理、撰写的《我们为何要考古:李伯谦自述》日前由该社最新推出。讲考古人生,说考古感悟,新书通过介绍李伯谦个人以及他的老师、同学、同事,回顾了那段激情燃烧的中国考古岁月,全书洋溢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为大众诠释了什么叫作“考古人生”。
李伯谦先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考古学家,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考古文博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主任。他是“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还参与主持“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课题。他主持了山西曲沃晋侯墓地等多处遗址的发掘,并且一直从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青铜时代考古的教学工作。
《我们为何要考古:李伯谦自述》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其中上篇“考古人生”,讲述出身贫寒的农村娃考入北京大学,并且留校任教,几十年从事考古发掘、教学研究,成为考古学界的泰斗,桃李满天下。上篇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讲述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考古发掘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下篇是考古感悟,讲述他在山西曲村发掘晋侯大墓的故事,以及探索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如何从考古发现中寻找夏文化。最后他回答了“我们为何要考古”这个问题,讲述考古学对于修国史、探寻中华文明起源所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