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裴其娟 通讯员 马继龙)“动静分区”,公园广场管理更加人性化。近期,为营造安静和谐、文明有序的公共空间,郑州市公园广场事务中心在科学划定静音区的基础上,聚焦市民反映的噪声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通过严格管控和服务,营造了更加动静相宜的游园环境,公园广场噪声投诉量下降40%。
今年入夏以来,该中心陆续在所属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等7个重点公园和广场划定21处“静音区”,明确禁止使用外放音响设备及高声喧哗活动,倡导在“控音区”使用低音量音响设备,通过导览图公示,引导市民游客自觉遵守。各公园广场坚持“疏堵结合”,紧盯健步走、广场舞等活动团体,积极引导市民群众按规定时间和音量在“控音区”内开展适度文娱活动。并针对部分依然存在的活动团体占道、噪声扰民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干部职工利用早晨和夜间,持便携式分贝仪进行错时高频巡查劝导,对晚高峰后人流量较大区域,夜间巡查时段延长至23时。巡查中,对音量超标活动第一时间劝阻;对轻微违规且配合整改的以教育劝导为主;对屡劝无效、扰乱公共秩序的,及时移交执法部门处理。
截至目前,中心所属各公园广场已累计劝导音量超标或在静音区开展大音量活动等不文明行为1200余次,噪声等投诉量较整治前下降40%,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中心将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平衡市民文体活动需求与周边居民生活权益,营造“静有品质、动有秩序”的文明游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