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五云山阻击战: 烽火中的铁血坚守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刘仪

初秋时分,位于郑州市上街区五云山满目苍翠,记者沿着红色岩石铺就的“革命小道”拾阶而上。

“这条红色小道全长约4公里,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为核心,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红色精神,是郑州市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1945年1月,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此击溃日伪军偷袭,取得五云山阻击战胜利,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进攻。”郑州市五老报告团成员、荥阳市五老报告团团长孟均说。

红色小道沿途有红色小道历史背景、五云山阻击战等教育展板,记录了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此开展游击斗争的历史。半山腰,始建于明代的古寨墙巍然屹立,高耸的寨垛、隐蔽的射击孔,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军民同心、浴血奋战的故事。

1945年正月初五,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盘踞在汜水县城的20余名日本兵纠集汉奸何九龙伪军500余人,向五云山上守卫汜水县山南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士进攻。当日清晨,日伪军向西顺着五云山东坡向上走,枪声响成一片,远在山北七八里之外西横沟和北周村、柏庙村的人们也听得清清楚楚。

五云山是座由火成岩自然形成的红石山,山势东西走向且西高东低,东面山坡漫长地势较缓,南、北、西坡悬崖势陡。

当时,八路军主力暂时到巩县、偃师一带执行任务,五云山仅有汜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县大队一分队驻防。敌人经火神庙由东向西进攻,八路军战士虽然居高临下,但仅有一个分队把守。敌人猛扫了一阵子机关枪,发了几发炮弹,只见八路军战士由下而上,且战且退,向山顶处的石寨内撤。

突然,一阵炮轰枪响,十多位八路军战士在寨墙内猛烈还击,战士们撂倒几个窜在前面的伪军后,依次从陡峭的西山坡往下撤退。县大队第二分队队长赵干臣带领战士从五云山西坡攀爬上去替换一分队的同志们。

东山坡上的敌人挤在一起,连一个八路军的影子也没看到。狡猾的敌人还是心存狐疑,看看走走,走走停停,离东寨门三四丈时,突然从山寨外墙里抛出几颗手榴弹,“轰隆隆”一阵响,弹片四飞,烟尘冲天,跑在前面的4个伪军和3个日本兵立时毙命。后面的日伪军一看掉头就跑,狼狈下山。

此时,又有4个日本兵顺着外寨东南面石墙悄悄爬到里寨的南门,隐蔽在寨门里面的几个县大队战士在赵干臣的指挥下一齐开火,前面的两个敌人中弹倒地,后面的两个连滚带爬往东山下逃跑,也被击毙。随后,几个战士摘下敌人的枪支和子弹,顺着五云山里寨墙向西面撤下山去。日伪军在山脚下等了半晌,不见山上有什么动静,再到山上时,已是人去山空。他们担心遭遇八路军截击,遂逃回汜水城。

县大队战士们有序地由山西北方向撤下五云山,回到汜水县抗日政府驻地肖寨村。大家看到一堆新缴获的日式三八枪,高兴得合不拢嘴,驻地群众送来饭菜慰问凯旋的战士们。

“在五云山这场战斗中,县大队的战士无一人伤亡。当主力部队得知消息回援时,战斗已胜利结束。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皮定均表扬了独立大队和民兵大队,向他们颁发了嘉奖令。”走在红色小道上,孟均感慨,这场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地方党员群众克服恶劣的生存环境,冒着生命危险,以灵活的战斗方式赢得了胜利,对鼓舞士气、增强胜利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云山阻击战只是豫西抗战的一个缩影,却映照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那些抗日先烈们或许没能留下姓名,但他们用热血染红的土地,永远铭记着这份坚守。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