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乐晴在河南艺术中心演奏 |
近日在河南艺术中心音乐厅,小提琴家王乐晴与她的Blanchard钢琴四重奏组合作,细腻而有力的琴声将旋律层层递进,让在场嘉宾赞叹不已。从郑州出发,再回到家乡舞台演奏,王乐晴用音乐架起艺术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桥梁,在初秋的舞台上,精彩绽放。
据了解,王乐晴四岁学琴,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5年远赴德国留学,在柏林艺术大学以优异成绩取得学士与硕士学位,留学期间,获准使用一把拥有300年历史的意大利名琴Calcanius。如今,王乐晴正以全额奖学金在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并积极参与教学与演出。其演奏细腻、技艺纯熟,获得多方肯定并入选美国国家级音乐荣誉学会Pi Kappa Lambda。“郑州是我音乐之路开始的地方。我想把这些年在世界各地学到的东西带回来。”王乐晴在接受采访时说。
为了“音乐之夜”,王乐晴和她的团队准备了许久。在学习与成长中,王乐晴逐渐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中提琴王佳明、大提琴沈思清、钢琴刘子豪。当人员齐备,四重奏组合也完成了初步组建,就是这支致力于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室内乐演绎的队伍,在河南艺术中心完成了精彩演奏。
历经一年多的打磨,重奏组首次登台演出即获得波士顿大学首届室内乐比赛第二名。在排练和演出中,王乐晴以她丰富的舞台经验、对作品风格的准确把握和细腻的音色控制能力成为组合的灵魂人物。“能在河南聆听这么高水平的室内乐演出,对广大观众实属一场音乐盛宴。”河南保利艺术中心艺术顾问王玉盟在音乐会后赞不绝口。据了解,本场音乐会主要演奏了弗雷《G小调钢琴四重奏》和勃拉姆斯《C小调钢琴四重奏》等作品,四人演奏呈现出了高度默契。王乐晴以张力十足的琴声清晰引领旋律线,展现恰当的艺术掌控力。她表示:“室内乐在演绎经典音乐的同时,也呈现合作、倾听与彼此成就的精神,演奏者彼此支持、共同呼吸。”
在河南艺术中心的这场精彩演出,是王乐晴多年来在各大国际舞台成功演奏的缩影。从柏林爱乐大厅,到纽约林肯中心,再到波士顿交响大厅,无论是美国斯波莱托、海菲兹,还是法国枫丹白露等多个音乐节,她都曾受邀演出,与世界各地杰出音乐家合作交流,其间也给欧美观众分享《梁祝》《山中醉》等中国经典作品,并在法国拉威尔大奖赛等多个国际比赛中获奖。她对音乐细节的打磨与持之以恒的艺术追求使其成长为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中国小提琴演奏家。
王乐晴还多次利用寒暑假回国举办独奏、重奏等多种形式的音乐会,并多次受邀举办小提琴与室内乐大师课,指导学生演奏技巧和对作品的理解。她将个人成长转化为文化回馈,用音乐润泽故乡,造福桑梓,一位艺术家所追逐的更高层次使命感,便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艺术实践中,开花结果。
王乐晴告诉记者,她计划继续推动各类演出与教育项目,拓展国际音乐合作交流。“音乐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总能在某个瞬间,与某个人的情感产生共振。” 本报记者 李居正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