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城而过的文旅公交成为郑州街头一道靓丽风景线 |
![]() |
党员车长仔细擦拭车辆,给乘客提供一个安全洁净的乘车环境 |
核心提示
公共交通情系千家万户,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要求坚持人口、产业、城镇、交通一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安伟指出,公共交通直接面对服务市民群众,是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和温度的重要“窗口”。
郑州公交集团紧紧抓住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契机,坚持用党建引领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公交运营、服务的便捷化、温馨化水平,持续打造让人民群众有更高满意度的公交服务,全力保障市民的美好出行,努力在郑州交通强市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晨光微启,当城市尚未完全苏醒,郑州公交场站内,整装待发的新能源车辆如列阵巨舰蓄势待发。方向盘前,车长们目光专注,映照出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担当。
十米车厢承载着市民的日常通勤,也承载着国企服务民生的厚重责任。
如何交出一份满意答卷?近年来,郑州公交集团以国企改革为驱动,以优良作风作引领,让“服务之轮”驶向更广袤的惠民天地,为郑州这座古老商都的出行画卷绘就了崭新篇章。
思想先导 如明灯照亮服务航程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之灯一旦点燃,便为前行之路投下坚定光芒。
公交,是窗口,是形象,更托付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郑州公交集团,作为一家70余年服务郑州城市发展的老牌国企之一,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宗旨意识在每一次出车前、每一段行程中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公共交通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我们的职业操守决定了我们在加强作风建设上,必须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只有自身清、自身正、自身硬,要求别人才有底气,严格管理才能服众。”郑州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汉甫在专题党课上强调,“我们要带头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把工作做到广大群众的心坎上。”
好作风是“燎原劲风”,吹来的是攻坚克难的“锐气”。当郑州这座古老商都挺立为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庞大人口与产业体量对公共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将地铁轨道运营线网、城市公交运营线网融为一体,以更高效、更灵活的综合交通解决方案,满足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新期待?郑州公交责无旁贷。
“出行需求在哪里,我们的精准响应就要在哪里”。2025年,郑州交发集团党委、公交集团党委联合制定“双网融合绘就绿色出行新图景”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全力推进公交地铁接驳线路建设,加强“公交+地铁”双网融合,统筹公交与地铁的调度运力联动,推出公交地铁接驳线“零等候”模式试点,创新优化地铁站、公交站牌的线路接驳信息和便民服务指引等,将精细服务精准滴灌至市民需求的“两个(最初、最后)一公里”,让便捷与温度成为城市出行的最美底色。
曾经“望站兴叹”的窘迫,正化为如今“无缝衔接”的从容。今年上半年,郑州公交结合地铁6、7、8号线开通,对公交线网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上半年优化线路8条,并开通试运营公交地铁接驳线路45条。
截至目前,全市361条公交线中,339条可实现地铁接驳,216座地铁站实现100米内公交换乘,城铁轨道与公交车轮在智慧的编织下同频共振,交通出行便拥有了更富效率、更具温度的律动,“地铁送到站,公交接到家”不断深入人心。
笃行实干 如引擎驱动转型发展
车轮滚滚向前,连接的是千家万户的日常出行;作风持续向好,承载的是国企为民的初心使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郑州公交坚定不移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开拓创新之路。
——流程更顺了!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新开、调整线路聚焦大型社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出行需求密集区域,推出多条“点对点”定制公交线路、旅游专线、演唱会专线,让市民“出门见站、下车即达”,城市“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
——服务更暖了!全面推广“微笑服务”和文明用语规范,要求车长做到“进站稳、起步缓、行车匀”。车厢内设置“便民服务箱”、推进“适老化”等服务,营造舒适乘车环境。
——效率更高了!大力推广移动支付、“郑州行”APP实时查询系统,让乘客告别“盲目等待”。同时,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新能源车辆占比100%,助力城市蓝天常在。
——跨界更广了!郑州公交携手河南顺丰,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围绕城市资源整合与民生服务升级,共同探索“公交+物流+生态”跨界融合新模式,为郑州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注入新动能。
——文化味更浓了!郑州公交“商都号时空穿梭文旅巴士”专线正式开通,将跨越数千年的商都文明与发展脉络浓缩于十公里的旅程之中,为市民和游客开启一场沉浸式的“穿越千年”文化对话。当公交线路被赋予主题,成为读懂郑州、爱上郑州的移动导览,它让城市的文化呼吸在每一次启停间清晰可闻,让厚重的历史底蕴在现代化的脉动中焕发新生。
这些创新举措的落地,源于郑州公交集团打破行业壁垒、主动寻求合作的开放姿态。郑州公交集团负责人表示:“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公交的价值,不仅在于位移服务,更在于成为城市功能与活力的延伸平台。跨界合作,正是为了盘活资源、精准对接市民日益多元的出行与生活需求,让公交网络真正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
郑州公交的每一次改革创新,不仅是对服务保障能力的大胆拓展,更是对“人民公交为人民”初心的生动诠释,车轮驶向的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崭新未来。
实践转化 如车轮承载惠民硕果
车行之处,新风拂面。最近,不少市民发现,公交车厢里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车长站台等候时,耐心提醒乘客“不要急”;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提重物的乘客上车,司机多停几秒;车厢里整洁清爽,空调温度适宜,报站声音亲切悦耳……细微但温暖的改变,正是郑州公交集团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结出的“果实”。
“公交是城市运行的重要‘血管’,站台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我们把服务乘客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解决乘客遇到的问题,让乘客感受到我们的温暖和关怀。”郑州快速公交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何鹏时刻铭记党员身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完善提升各项工作。
全国劳动模范曹瑞娟,作为公交战线上的一名优秀党员代表,她多年如一日钻研服务艺术,将公交十米车厢打造成温馨港湾,其“曹瑞娟工作法”在郑州公交全集团广泛推广,党员模范的生动事迹如无声号角,引领全员服务意识提升,使“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理念内化为群体自觉。B3路车长周海燕、203路车长虎萍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B5路车长李航被评为郑州市优秀共产党员,97路车长苏海清被交通运输部评为“最美驾驶员”,22路车长黄菲荣获“河南省文明优质服务标兵”,郑州公交车长集体获评“第四届温暖郑州十大民生人物”……
线路规划不再是冰冷的图纸,而是党组织倾听民声后精心编织的便民网络。“郑州公交线路设计很合理,服务更贴心。”乘客李女士由衷感慨。
围绕城市出游主题,郑州公交先后开通文旅线路12条,载着市民穿越古城墙走进博物院,欣赏电影小镇的美景,感受樱花飞舞的浪漫,体验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方特旅游度假区等热门景点的欢乐。一条条精心规划的公交线路,将古老商城传承与现代都市律动融入日常运营,公交文明窗口不断创新展示黄河文化、商都文化。
截至目前,郑州公交集团运营线路长度达到5226.1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为主体,以定制公交、通勤公交、校园公交、夜班公交、旅游公交等为辅助的多元化公交出行服务格局。“为老年人让座”“礼让斑马线”等服务已经成为全国行业内的郑州标志。
城市向上,车流向前。
未来,郑州公交集团将全面把握机遇,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安全水平;坚持夯基固本、建强堡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满足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要,努力打造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匹配、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相贯通、与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相融合、与广大职工幸福生活追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城市公共交通综合服务一流企业集团。
当每一辆公交车都成为作风建设的实践载体,它不再仅仅是物理位移的工具,而是承载民生温度、饱含人民城市理念的流动风景线。每一次平稳启程与舒适抵达,都在为千万市民编织着更便捷、更美好的日常图景,成为这座城市奋力向前不可或缺的澎湃动能。
本报记者 张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