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杜俊娜 黄美琪)“您坐下歇会,身份证给我,剩下的我来办。”近日,年迈的企业退休人员关先生刚走进登封市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便主动迎上,全程协助他快速完成了业务办理。原本需要半天时间的流程,如今不到10分钟就解决了。“我这身子行动不便,以前自己填表排队太费劲,现在真是太方便了!”关先生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道谢。
关先生享受到的便捷服务,是登封市纪委监委深化一线监督、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将监督触角深度嵌入政务服务一线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聚焦全市17项重点民生实事,创新实施“清单化监督、项目化推进”模式,按照“一实事、一专班、一方案、一台账”要求,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其主动履职、开门整治,以解决群众身边“小事情”的实际成效回应“大民生”期盼。
针对此前群众反映集中的“老年人不会用自助机、窗口无人引导、残疾人通道被占用”等痛点堵点问题,登封市纪委监委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行政服务大厅等重点场所,重点排查对特殊群体服务不到位、绿色通道“形同虚设”、帮办代办制度不落实等问题。对发现的“服务断点”和“流程堵点”,该市纪委监委及时向人社等职能部门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限期整改到位。
为持续优化服务体验,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暖心办”升级,登封市纪委监委着力构建“监督—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一方面,常态化跟踪督查整改进展,严防问题反弹;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该市纪委监委的督促下,人社等部门完善了“零障碍”畅通办、“零等候”即时办等适老适残服务规范,优化设置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确保特殊群体享受到贴心、周到的帮办代办服务。
从关先生的“全程协办”,到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最多跑一次”的便利,登封市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正在同步提升。这背后,是纪检监察机关以有力监督护航民生福祉的担当作为,是将监督实效切实转化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