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PDF版阅读

一颗爱心点亮603个孩子的求学路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贝宁 梁婷婷

8月19日的中牟新区狼城岗镇中心小学教室,比往常热闹了不少。这天是村里的“大好人”陶小民给孩子们发助学金的日子,而且一办就是18年,从未间断。

捐赠人是狼城岗镇北韦滩村村民陶小民,活动现场,他笑得实在,眼角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看孩子们的眼神,像看自家晚辈一样亲。

今年的助学名单上,有11个刚考上大学的新生,每人400元;28个考上高中的孩子,每人200元;最后还特意给狼城岗镇中心小学捐赠了1000元,让校长给孩子们添点课外书。算下来,这一次他又拿出了1.1万元。有人帮他算过账,从2008年到现在,18年里他一共资助了603个孩子,掏出去的钱加起来超过35万元。

这笔钱对陶小民来说,不是小数目。今年55岁的他就是个普通农民,家里靠种几亩地、偶尔打打零工过日子,不是什么大老板。可每次到了每年8月,他总会提前把钱准备好。“我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穷,想多读书都没条件。”陶小民说这话时,语气很平和,“现在看着村里的娃们能考上高中、大学,我心里比啥都高兴。”

张敏是今年受助的女大学生之一,拿到助学金时,小姑娘眼圈有点红:“陶叔叔每年都给我们发钱,村里老人小孩都知道他是好人。我到了大学肯定好好学,以后也想像陶叔叔一样,多帮衬帮衬需要的人。”她说这话的时候,陶小民在旁边直摆手:“不用谢我,是你自己争气考上大学的,以后好好读书,给咱北韦滩村争光就行。”

在北韦滩村党支部书记张玉海眼里,陶小民的善举早就超出了“捐钱”本身。“以前村里对读书这事没那么看重,自从陶小民开始助学,大家慢慢觉得‘娃们读书有出息’是件特别光荣的事。这几年咱们村考上高中、大学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多,这就是最好的改变。”张玉海说。

18年,对一个人来说不算短;35万元,对一个普通农民来说不算少;603个孩子,是这份坚持结出的最珍贵的果实。陶小民就像黄河岸边的一盏灯,不耀眼,却足够明亮,照亮了孩子们的求学路,也温暖了整个北韦滩村。而这份温暖,还在继续往下传——那些被他帮助过的孩子,终将带着这份爱心,走向更远的地方,成为新的“点灯人”。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