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摄影展让不可移动文物“走出”石窟 ——访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

“我是第一次来河南、郑州,看到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这是让不可移动文物‘走出’石窟,让更多人了解、欣赏的很好的方式。”在“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展厅,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边欣赏摄影作品,边对展览的举办连连称赞。

石窟寺是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规模庞大,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色,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胸襟,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杨秀清认为,通过敦煌到麦积山,再到洛阳、巩义的石窟,可以把那个时代文化交流、传播的路线串联起来,为研究当时的艺术、建筑、民俗、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杨秀清看来,加强石窟寺和石窟艺术的保护利用,对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巩县石窟是不可移动的,怎么让不可移动的文物‘走出’石窟?现代摄影技术就能够更好地把石窟、石刻艺术表达出来,今天大家走到博物馆看这些艺术作品,就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欣赏这些石刻所包含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其中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

本报记者 左丽慧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