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光影艺术赋能石窟文化传承 ——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吴健

“巩县石窟小而精,虽然体量不大,却独具价值,在国内石窟中占有重要位置。看完这个展览,我认为摄影家做到了石窟摄影所追求的‘在有限的空间中表达出佛教美术的无限意境’,徜徉其中让人流连忘返。”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吴健观看“丝绸之路·黄河:巩县石窟”摄影艺术展后说。

吴健在敦煌莫高窟工作了40多年,在敦煌石窟文物摄影与数字化保护工作领域耕耘多年,是国内石窟摄影的权威专家。他表示,自己曾经在2014年拍摄过巩县石窟,对这次巩县石窟摄影展更有情感上的链接与共鸣,展览让他深感震撼,摄影家们通过高度的情感表达和技术提炼将巩县石窟完美呈现,虽然作者们都是巩义当地的基层文艺工作者,但呈现出的技艺水平之高出人意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光影艺术赋能石窟文化传承的尝试与实践。

“石窟是不可移动文物,你无法调整、移动它的任何部位,可移动的只有你的设备和你这个人,最终是由人来决定设备,并呈现艺术情感与创作理念,这是石窟摄影的难点所在,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吴健说,摄影工作对于文物的保护、传承、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用摄影来记录、留存下珍贵的资料,同时用摄影和计算机语言的结合的形式,将它用数字化的方式把它保护研究传承下去,是历史赋予摄影家们的光荣使命,希望摄影家们多多聚焦河南的石窟,用摄影语言将之呈现的更好。

本报记者 秦华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2025-08-09,11621| 2025-08-08,11613|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