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郑风 PDF版阅读

愿为一滴杨枝水

♣ 耿艳菊

《女才子书》中小青卷雪庐主人曰:千百年来,艳女、才女、怨女,未有一人如小青者。

小青是冯小青,明朝万历年间人。她笔下那首著名的《读牡丹亭绝句》:“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被后世很多情思敏感之人所共鸣而深深喜爱。据说,曹雪芹先生笔下的林黛玉身上就有小青的影子。

小青是她的字,她还有一个很别致的小名,叫玄玄。单看这两个字,就不像生在平常百姓家。对,她的出身不俗,世家子女,祖居扬州。其祖上曾追随开国皇帝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明朝定鼎南京后,冯家自然得享高官厚爵,到冯小青父亲冯凌波时,受封为广陵太守,即江苏扬州。其母亦是名门闺秀,教养深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小青是独女,又聪慧伶俐,双亲珍爱如珠,倾心教养。

世事天注定吧,10岁那年,她遇到了一段佛缘。一日,太守府来了一位化缘的老尼,笑呵呵地,慈眉善目。见小青可爱聪颖满脸慧气,赞其福相不凡。而后念了一段佛经,令那老尼惊诧的是小青竟过耳能诵,一字不差地念出来。张岱的《西湖梦寻》里有一篇《小青佛舍》这样说此段佛缘:小青,广陵人。十岁时遇老尼,口授《心经》,一过成诵。尼曰:“是儿早慧福薄,乞付我作弟子。”母不许。长好读书,解音律,善弈棋。

太守府里被双亲捧在手心里的时光于小青来说是何等美好,像一块温润的玉,泛着暖暖的光。荏苒岁月,是只记花开不记年,处处荡漾着快乐的馨香。

此时的小青已然出落成了一位容颜出众、姿态绝伦的少女,不,更确切地说是才女。不仅人长得端丽清美,并且腹有诗书,气质绝佳,善诗词,懂音律。

若是时光永远这样不急不缓着,然后再寻一门楣相对、志同道合的夫婿,那么小青的人生该是多少古时女子梦寐以求的春闺梦啊!

可是,所有光华灿烂的人生都怕这样的转折。该来的不会因为怕就停步不前,该来了总是会来,就像海浪,那一股无形的力量总是在涨潮时,哗一下袭击了海岸。

那一刻,太守府乌云密布,广陵冯氏家族轰然倒塌。冯家作为旧臣,在明王朝内部夺位之际,成了刀下鬼,家道自此败落。

冯小青的幸运就在于她逃脱了这次厄运,幸免于难。很多小说、电视里,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可是,她的命运终究已转向波折之途。

富在深山有远亲。像小青这样的情形,弱不禁风,满腔丧亲之痛,又加上朝廷追杀,谁敢收留她呢?她携着一腔沉痛,想起来双亲拼死保全她的眼神,只有一路逃,坚强地活下来。

那时候,她已经到了杭州。面对活生生的现实,她不得不放下昔日千金小姐的颜面,吹拉弹唱,沦落风尘。

不久,杭州名士冯千秋在小青的生命中登场了。冯千秋的出现,是小青的幸,也是小青的不幸。小青的一生,那些幸与不幸总是紧紧相连着。

冯千秋为小青的风姿绰约,还有一身的才华所倾倒。两人又同喜梅花,小青亦引以为知音。冯千秋为她赎了身,小青乃性情女子,无以为报,只有一身嫁与,哪怕委身为妾,也不负人一片情意。再说,一孤苦女子,觅得情投意合的人,也算为无依的人生找到了归宿。

而冯千秋也不是普通的富豪名士,据红学人士研究——《红楼梦》中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就是暗指冯云将(明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之子)的儿子冯千秋,明末清初流传的冯小青故事就发生在他的家中。

小青能遇到这样欣赏她的名士也着实是她的幸运。16岁,小青成了他的妾。最初,他们也有一段郎情妾意的美好时光。赏梅、品茶、吟诗、作画,尽是风雅之事。那件小事不得不说说。小青平常喜素食,冯千秋就特意嘱咐厨房做小青爱吃的饭菜。事情虽小,却可看出冯千秋对小青极疼爱的。

但好景短暂。冯千秋的正室崔氏极善妒忌,又十分凶悍。娘家又有点背景,冯千秋性懦,无奈只好由着崔氏。而这个崔氏断断容不得小青,每每无事生非,想尽法子折磨小青。

而小青本身心思敏细,又家门遭罪痛失至亲,时常陷在郁闷悲痛中。如今,崔氏蛮横,步步相逼,小青日渐消瘦憔悴。最后被逼出府,搬到了孤山的几间破房子里。

那时的孤山荒无人烟,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崔氏严苛,监视着冯千秋不准来探视。小青独居孤山,只有一老妇相伴,忧思孤独。思念冯千秋,冯千秋又不能来看她。

冯千秋有一亲友杨德修,其夫人欣赏小青的才华,常泛舟到孤山来探望。诚挚相劝小青改嫁,别把好年华都荒废。那样的境地,小青也依然坚定着心中对冯千秋的情意,不从亲戚劝言。

小青的住处旁有大片的古梅林,宋代林和靖留下的。这样的一份古意和清幽勾起小青的,不是笔下的诗意无限,而是感叹命运无常、飘零凄凉的身世之感。时常会想起少时岁月里的快乐时光,于是不免更加思念已逝的双亲。

时间像是静止了,每日就那样自言自语,形影相吊。盼望着冯千秋来看她,日盼,夜盼,梦里盼。这是她活着的希望啊。然后就是读书、写诗、弹琴。而那些留存后世的诗词,多是那时候写的。“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每每读起来都让人心疼。

孤寂和幽凄裹挟着她,等啊等,盼啊盼,冯千秋到底有没有来看过她,她已经恍惚了。是在梦里,还是现实,好像只说了一句话,就被崔氏发现了。

她忽然想起自己10岁时,那个化缘老尼的话,看看自己的凄苦无依,蓦然顿悟:原来都是命!

那时孤山有名为拂尘庵的尼姑庵,供慈云大士。小青便常去拜,并写了一首诗:稽首慈云大士前,不生西土不望天。愿为一滴杨枝水,遍洒人间并蒂莲。

其实,她本来有两条生路可选,出家清修或改嫁。她是重情之人,改嫁,她是不屑为之的。佛经内典有云:“三十三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可她说,愿为一滴杨枝水,遍洒人间并蒂莲。她是绝不了人间情长的,心底的愿望还是一个情字。

而她连日来的抑郁渐已成疾,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思饮食,每日只饮少许梨汁。

忽一日,强撑起,梳妆打扮,请画师画像。她大概料得命不久矣,想为世间留下自己美好的形象吧。

新妆欲与画图争,知在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生命的最后,还指望什么呢?自己怜惜自己罢。画像上的她风华绝代,栩栩如生。而实际上小青已奄奄一息。不久,命绝人间,芳龄十八。这短暂的一生!

有人说,小青两个字合起来是一个情字。命里情定。

《牡丹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想那小青已是“情之至”了。

那么,来生就做一滴杨枝水吧,让那些人间的并蒂莲花都圆圆满满的。

2025-09-08,11894| 2025-09-07,11890| 2025-09-06,11886| 2025-09-05,11875| 2025-09-04,11860| 2025-09-03,11852| 2025-09-02,11844| 2025-09-01,11828| 2025-08-31,11824| 2025-08-30,11820| 2025-08-29,11812| 2025-08-28,11796| 2025-08-27,11788| 2025-08-26,11780| 2025-08-25,11764| 2025-08-24,11760| 2025-08-23,11732| 2025-08-22,11772| 2025-08-21,11716| 2025-08-20,11708| 2025-08-19,11700| 2025-08-18,11677| 2025-08-17,11673| 2025-08-16,11669| 2025-08-15,11661| 2025-08-14,11653| 2025-08-13,11645| 2025-08-12,11637| 2025-08-11,11629| 2025-08-10,11625|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