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 瑛
《以国家的名义: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调查报告》是一部直击心灵、发人深省的非虚构力作。作者梁庆才以记者与作家的双重身份,深入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核心地带,历时多年,通过大量一手采访和深度调研,将当代中国未成年人世界的斑驳伤痕、无助困境与司法护佑下的艰难重生,悉数呈现在读者面前。该书甫一出版,便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与深度思考。
该书以沉郁而克制的笔触开篇。本书第一部分“少年之痛”如同一把利刃,剖开隐藏在阳光下的隐秘角落。一个个真实的姓名与化名背后,是未成年花朵过早凋零的悲剧,是留守儿童的无望、家暴阴影的窒息、校园欺凌的残酷、网络侵害的陷阱以及少年犯罪的迷惘。梁庆才的叙述冷静克制却充满力量,他通过翔实的案件细节、细腻的文学笔法,将这些本应无忧无虑的生命所承受的非人苦难,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发强烈的共情与深刻的叩问:我们的孩子,究竟身陷怎样的险境?谁该为这些痛楚负责?然而,《以国家的名义》并非仅仅停留在对伤痛的展示上。它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国家力量如何介入并构筑守护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保护。书中详细记录了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家庭教育指导令等举措的诞生与实践,展现了司法系统协同教育、妇联、民政、网信等部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合力的艰难探索与不懈努力。
《以国家的名义》是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形式全面梳理中国未成年人保护现状与司法实践的著作,它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它不仅仅是社会问题的曝光台,更是制度建设的启示录;它既是对伤痛的铭记,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这部沉甸甸的作品,以其无可辩驳的真实性和深刻的思想性,警醒着每一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就是守护民族的根基与国家的未来。它以国家的名义发出呐喊: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被伤害,每一个少年都应拥有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