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以前办养老认证得跑好几趟乡卫生院,现在到村里‘红色代办点’,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昨日,荥阳市城关乡李克寨村村民王大爷拿着刚办好的手续,笑着竖起了大拇指。李克寨村位于荥阳市西部,郑上路穿村而过,113家企业与农田交织,是典型的工业化村庄。面对治理难题,该村以党建为统领,创新“四合”治理理念,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之路,先后荣获“河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郑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党建领航,织密治理“一张网”
“我们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5个基础网格都有党支部,160名党员全入格。”村党总支书记苏胜利指着网格图介绍。民调员李金昌正戴着“兼职网格员”红袖标整理巡查记录——这位67岁的乡贤去年调解邻里纠纷21起,还通过网格群帮村民追回丢失的快递。“人熟地熟情况熟,发挥余热心里畅快!”李金昌笑着说。该村通过党建引领,将功能融合、资源整合、力量联合、管服结合作为核心,构建“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体系,吸纳人大代表、乡贤等30人任“兼职网格员”,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实现“村民—员工”双重身份群体统一管理。
2024年,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化解村企用地纠纷,依托数字化平台快速响应村民诉求。村里曾经有一起因土地租赁问题引发的纠纷,涉及村民和一家企业。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双方的诉求和意见得到了充分表达和协商,最终在村里的调解下达成了一致,既保障了村民的权益,也维护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增进了村企关系。村民李阿姨在平台点赞:“手机点一点,干部跑腿快!”
资源下沉,服务群众“零距离”
“多亏党员联户,我家葡萄的销路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种植户老周说。该村81名党员结对425户群众,2024年走访3500余次,办结诉求480条。乡公安、司法等部门12名干部“包片联格”,23项服务“村内办”。在数字化平台前,工作人员展示着实时监控:“去年靠这化解32起纠纷,治安好多了。”
村企共建更是亮点纷呈。“村里帮我们解决了用工难题,我们也参与平安巡逻。”郑州市远东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振平指着车间里60%的本村员工说。这家主营建筑机械加工的村企,去年不仅提供20个就业岗位,更组建10人“企业联防队”参与夜间巡逻,全年累计巡防300余个小时。该村推动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还联合信用社帮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形成“村促企发展,企助村治理”的良性循环。
联动高效,民生福祉“节节高”
“网格员巡查上报后,15分钟就能响应。”村“两委”成员李大江指着郑州市网格化治理平台介绍,2024年已处置600余件事,办结率100%。村里还将网格成效纳入党员积分,评选“网格之星”,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在该乡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正下棋聊天;儿童之家内,志愿者在辅导孩子做作业。该村升级党群服务中心新增36项便民服务,“立刻办”组织调解纠纷120余起。“夜间巡逻队天天在村里转,我们睡觉都踏实。”村民刘先生说,2024年村里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治安案件下降40%。
如今的李克寨村,红色文化广场、党建文化一条街成为新地标;“幸福家园”慈善项目凝聚爱心,每年表彰优秀党员、志愿者,村风民风愈发淳朴。“下一步,我们还要深化‘四合’治理,让村民日子更红火。”苏胜利的话语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