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华 文/图)9月14日晚,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河南省入围作品展演在灯光璀璨的郑东新区如意湖畔举办。本届“群星奖”评选中,河南共有6部作品挺进全国决赛,涵盖音乐(含合唱)、舞蹈(含广场舞)、戏剧与曲艺四大门类,是近10年来最佳成绩。
此次入围的河南作品均扎根中原沃土,深植黄河文化,紧扣时代脉搏,映照百姓生活。为冲击本届“群星奖”,河南省早在2023年便启动备战,组织开展了多项全省性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储备优秀创作素材和作品,同时面向全省开展作品征集与初筛,围绕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等核心维度严格选拔,邀请行业权威、高校学者及知名艺术家组成评审团把关,力求把最能代表河南水平、彰显中原特质的作品选拔上来。此次展演,正是这些作品历经多轮打磨、推翻与重塑的全新亮相。
展演现场,从悠扬的曲艺到动感的舞蹈,从诙谐的小品到激昂的合唱,每一个作品背后都凝聚着公共文化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都传递着河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广场舞《九莲灯与编花篮》将九莲灯传统民俗底蕴与河南民歌《编花篮》深度结合。大调曲子《彩礼风波》以传统曲艺为载体,巧妙演绎现代生活,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小品《我是王根本》聚焦基层人物故事,表达“守根本、明初心”的深刻主题。歌唱与器乐演奏《河洛画卷》用音乐勾勒出波澜壮阔的河洛新发展图景。河南坠子《赶书会》凭借悠扬的坠胡和质朴的唱腔,带领观众置身到马街书会的热闹现场,感受独特的曲艺魅力和浓浓的乡音乡情。合唱《不忘初心》《黄河认得我》以恢宏的合声,唱出对初心的坚守与对母亲河的深情礼赞。
初秋晚风轻拂,这场视听盛宴不仅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新时代河南群众文艺风采,也展现了河南群众文艺的勃勃生机。当下,全国“群星奖”决赛将近,期待河南的群众文艺之花能在全国赛事舞台上绚烂绽放,为河南群众文艺再添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