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付玉冉 文/图)秋阳正好,石榴正红。金秋时节,记者在荥阳市高村乡河阴的石榴园里看到,满枝红彤彤的果实既承载着农民一年的辛劳,更是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缩影。
据了解,一年一度的农民丰收节即将启幕,河阴石榴文化节的红色盛宴也将同步举办。这两场盛会在秋分时节交相辉映,不仅让火红的河阴石榴成为丰收图景中的亮眼一笔,更以“农业+文化”的融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独特活力与深厚底蕴。
从最初的单一采摘,到如今集石榴品鉴、民俗展演、非遗展示于一体的文化节,河阴石榴早已超越“农产品”的属性,成为串联起农业生产、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的纽带。游客走进果园,既能摘下清甜的石榴,感受丰收的触感,又能欣赏田园风光、品尝农家菜,在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中读懂河阴的乡土文化。
农民丰收节为河阴石榴搭建了走向全国的平台,借助节日的关注度,河阴石榴的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订单从线上线下纷至沓来,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河阴石榴文化节则让丰收节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再是单纯的“庆收”,更成为展示乡村风貌、吸引资源回流的窗口。近年来,河阴围绕石榴产业延伸出深加工链条,石榴汁、石榴酒、榴叶茶等产品不断涌现,推动“小石榴”长成“大产业”,实现了从“丰收”到“增收”再到“增效”的跨越。
河阴石榴文化节与农民丰收节同步举办,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双向奔赴。一方面,河阴石榴产业的壮大让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物质支撑;另一方面,文化节的持续举办,让当地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也让村民在参与中增强了文化自信与归属感。这种“产业为骨、文化为魂”的发展模式,不仅让丰收更有“味道”,更让乡村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