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明是城市的底色。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这一重要部署深刻表明:一座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在于高楼林立的“物理高度”,更在于文化浸润的“精神温度”;不仅在于经济指标的“数字增长”,更在于道德风尚的“价值沉淀”。中国城市目前正以文化为笔、以文明为墨,书写着“城”与“人”共生共荣的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伴随着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广大城市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越发旺盛。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文化为媒、以民生为要,持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接续增加优质文化供给,继续培育优良文明风尚,让市民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感受文明温度,让城市在崇德向善的风尚中焕发独特魅力。
城市建设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各地要加强对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保护,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的相得益彰,厚植文化自信最深沉的土壤。
锚定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目标,各地要常态化的组织与开展各类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强化群众主角地位、增加个性化定制,文明的种子便会在参与中生根、在共鸣中发芽,文明理念将更好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说到底,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就是要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以文化滋养城市灵魂、以道德提升城市品格、以治理夯实文明根基,更好绘就“城在林中、人在景中、心在爱中”的文明城市画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更为磅礴的精神力量。 齐志明